集大成者杜甫

孟子曾经说孔子是一位集大成的圣人,什么叫“集大成”呢?那是一种坚强并美的品质和才能,在我国诗歌历史上,有一位集大成者,那就是被历代读书人尊为诗圣,将其诗称为诗史的杜甫。

之所以能够集大成,首先由于它具有集大成的胸襟和容量,他博学多才,博古通今,惊人的长处,对各种诗体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无所不工。

之所以能够集大成的第二个原因是由于它具有一份博大均衡,而且健全的才性。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而衰极具转变的时代,他所看到的和亲身经历的都是战乱流离和忧伤困苦,它能够正视、担荷、并反映时代的苦难。

杜甫之所以能够集大成,还有第三个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在修养与人格上也凝成了集大成的境界,实现了一种诗人感情与儒家道德的自然而完美的融合。他的诗歌经常表现的那种忠爱仁厚之情,乃是出于一种天性之情的流露,因此总是带有震撼人心的感发力量。

杜甫把在朝为官与实现自己的理想紧密联系起来,那么杜甫的理想是什么呢?就是“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和“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说“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一一这个理想我只要有一口气在,就不会放弃。

杜甫不但对国家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对妻子儿女也怀有同样深厚的感情。“庶往***饥渴”,这一句写的真是好,他说我的妻子儿女都聚聚在奉贤县。我没有力量使他们生活得更好一些只能做做到去和他们分担,这饥渴的生活以减轻心中对他们的愧疚,但是一进门就听到妻子的哭声原来他的小儿子已经因饥饿而死。可是杜甫在这样的悲痛中所想到的是什么?他想到的“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我一个做官的人免租又可以不当兵,尚且遭此不幸,那些贫民老百姓又怎能活下去呢?这真的是杜甫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凡是好诗,一定都有一份真挚的感情在里面,可是一般人最真挚的感情,往往都是一己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然而,杜甫首先考虑的往往不是个人,而是百姓,国家。从四川漂流到湖南,身体衰老多病,生活困顿流离的时候,他所关心的是什么?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读杜甫的诗,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诗人,杜甫对国家人民的友爱,直到自然界的一雨一鸟,一花一木都始终保持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热情,尽管他晚年“牙齿半落左耳聋”“此生已愧须人扶”,但在他的诗歌中,却永远活跃着一颗不死的心。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提他的画说“所以见公画,再拜涕泗流,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而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监狱里集杜诗成200首绝句,并且说,凡是自己想说的话,杜甫已经全都说过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杜诗中那种千古常新的感发力量,对我国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传统所起的作用有多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