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的四字成语大全

饿的四字成语大全是饿殍遍野,挨冻受饿,饿虎扑食,饿虎扑羊,饿虎吞羊等

1.现代释义

肚子空,想吃东西,与“饱”相对:我不饿,你吃吧!饥饿。饿殍(饿死的人)。使受饿:注意别饿坏了。形声。从食,我声。本义:饥之甚。按:在古代,“饥”与“饿”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饥”指一般的肚子饿;“饿”是严重的饥饿)

饿,饥也。——《说文》饿,无食久馁也。——《六书故》饿,甚于饥也。——《正字通》有死者曰大饥,无死者曰大饿。——《谷梁传》疏引徐邈说无一月饿。——《淮南子·说山》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韩非子·饰邪》

又如:饿隶(饥饿的人;形容干瘠的样子);饿损(饿坏);饿杀鬼(方言。贪吃的人);饿病(饥饿致病)使受饿;感到饥饿,饿其体肤。——《孟子·告子下》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论语·季氏》又如:孩子饿了;别饿着小猪贫困;缺少[poor]。如:水田饿水;干田饿水;饿乡(缺吃的乡里)

2.古籍释义

唐韵《正韵》五箇切《集韵》《韵会》牛箇切,?我去声。《玉篇》饥也。《广韵》不饱也。《礼·檀弓》昔者衞国凶饥,夫子为粥,与国之饿者。按韩子饰邪篇:家有常业,虽饥不饿。淮南子说山训:宁一月饥,毋一旬饿。以此推之,饿甚于饥也。故孟子朝不食,夕不食,兼饥饿言。

3.成语介绍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