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荷花出来的特别多,有什么意思吗?
中国古代的诗歌中荷花意向用到的特别多,文人对荷花的执念主要是因为荷花所代表的宁静、雅致的内涵,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高洁的君子象征。古人对荷花的喜爱由来已久。从原始时期人们发现荷花的根茎和果实(莲子)可吃,到汉初时期的《尔雅》中记载的关于荷花的详情,可以看到人们对荷花的了解在逐渐深入,从可食用的植物,到入药,再到赏玩,荷花的作用已经逐渐从实用性过渡到精神层面。
荷花的姿态美好,色泽粉嫩,宛然少女,这使得古代文人特别喜欢以此创作。无论是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莲动下渔舟?,还是周邦彦《苏幕遮》中的?一一风荷举?,都借用荷花的美好形象来营造一种宁静欢愉的气氛,荷花的雅致,随风摇动的少女情态,是他们热爱荷花的重要原因。荷花,又名莲花、芙蕖、菡萏。古人称未开的花苞为菡萏,已经开放的是芙蓉,又因为其生长习性,常常是近水亲水,和陆上芙蓉区别,又称为水芙蓉,因为其气质圣洁高雅,又有君子花的美称。根据《北梦琐言》记载的唐代苏昌远的传闻故事,后人又将荷花称为玉环。
荷花因其生长位置缘故和植物结构,本身又具备?出淤泥而不染?的象征。古人写诗歌,常常托物言志,因此用到荷花形象的地方就格外多,借助荷花的这一品质,表达自己的情操,如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李白《古诗十九首》?素手把芙蓉?,正好契合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追求。除此之外,残荷又能够营造一种衰败的氛围。美好的事物颓败是一种悲剧,在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和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两句中就能够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