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的作品有哪些特点或雨果有哪些特点?
雨果有哪些特点:
雨果是一位语言大师和杰出的文学家,但是他从来不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作家,抑或说,他不是一位以具有独创性而闻名于世的作家。雨果是一位技巧高超的运用象征手法和诗歌形式的大师,他能够准确的喊出他那个变化无常的时代声音。
雨果的作品特点还有冗长,在他巨大的作品中,有的是离题、重复、无用的发挥,例如《悲惨世界》预计写六卷,最终却写了十卷。全面兼顾也是他的特点。语言方面,形容语往往出人意外,或者雨果将具体的形容词与抽象的名词相结合,或者相反,或者形容词具有新含义,而是人则是这种含义的创造者。名词具有新的作用,他有损于动词的作用:抽象名词用来描绘;反过来,思想和概念通过比较和具体意象的中介表达出来。由此产生新的双字和闻所未闻的连接。这种词语由于构成作家的基本词汇并被反复运用而变得纠缠不休。
雨果一生的创作时期长达六十年之久,是个多产的作家,也是个多产的诗人。他前期的创作,基本上是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立场上,同情人民疾苦,希望通过改良社会,解决矛盾。后期创作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因素。
雨果的作品有哪些特点:
雨果在艺术手法上的一个特点:描写经过夸张的、非凡的人物和非凡的情节。他的主人公或者是作出了极其英雄的行为,或者是做出了极其残暴、卑劣的行为。他们的性格特点都经过夸张。情节也是非凡的。矛盾一个紧接一个而来,又充分运用巧合、偶遇等手法,曲折有致,引人入胜。雨果的创作是他关于对比的美学见解的实践。他喜欢显著的对比。作品的环境描写就离不开这个原则。
雨果善于巧妙地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方法。在他的浩瀚的浪漫主义巨著中,就有真实的典型人物,有时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方法塑造一个人物。
雨果用高超美妙的艺术手法在作品中描绘了引人入胜的图画。他把艺术真实和自然真实严格划分,强调作家的主观思想在创作中的作用。他提出对照原则,主张绝对的夸张。他在作品中安排紧张的情节,创造非凡的人物。他的对照原则并不等于解释现实的矛盾。他的反应自然的主张也是被他的浪漫主义纲领所统率的。
虽然如此,他的对照原则却体现了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企图扩大表现范围的要求。这个要求横扫了老朽的古典主义教条。
延伸:创作生涯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
雨果的早期创作先受消极浪漫主义的影响,后来逐渐摆脱。雨果在1827年完成了思想上的质变——转向了民主主义,并举起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大旗。
《〈克伦威尔〉序言》是雨果的创作进入第二时期的标志,他在这篇序言中正式与消极浪漫主义决裂。1830年七月革命前后,雨果的民主主义思想逐渐增长着。另一方面,这种思想还具有不彻底性。三十年代后期,雨果的思想和创作开始发生危机,直到1848年二月革命,危机才结束。
雨果的第三个创作时期,现实主义更加明显,也是作者的批判性达到最高峰的时期。
雨果的最后一个时期,创作仍然是以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为主导思想,一方面,它们在革命事业中起了一定作用,另一方面,消极性更为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