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昆山的历史人物

本名陈灿(1842-1912),字昆山,清朝贵州贵阳人。出生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举人,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进士。初任吏部主事,后调云南,先后任澄江、楚雄、遂宁等府知府,升任迤东、迤南、迤西道道尹,擢云南按察使、布政使等职。在滇期间,关心百姓疾苦,兴修澄江水利,注意发展粮食生产,创建各府书院,政绩突出。曾两次担任全勘使臣,对中英滇缅划界作出了贡献,铮铮铁骨,一身爱国正气。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陈任迤南道尹,与甘肃西宁镇总兵刘万胜一起奉命与英国钦差大臣司格德会勘滇缅边界南段南定河至邦桑一段界务。英使蛮不讲理,妄图以势压人,强占中国领土,陈灿与刘万胜寸土不让,勘至孟马(今云南省孟连县境),就停勘而归,挫败了英使阴谋。今孟马有纪功碑记此事。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陈灿第二次单独与英使觉罗智再勘滇缅边界是南段。觉罗吞先是想霸占勐阿以下及南哈河以外各寨,甚至把南哈河内的一些地段也混指为英界,后又在勘察孟连所属腊户坝子时收买伪证,种种诡计均被陈灿识破粉碎。觉罗智不死心,又要求撤走所溪、干索、邦笼等地中国驻军。陈灿又大义凛然地表示,拿枪打死我,我也决不同意撤兵。为勘界,陈灿攀悬崖,下深涧,跑了许多亘古人迹所不敢到的地方,爱国保疆,置生死于度外。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英领事烈敦与迤西道道尹石鸿韶划勘滇缅边界北段,在英使压力下,中国失地甚多,当时任云南按察使的陈灿呈文外务部,要求不予承认此次划界,挽回了错勘的失地,又一次保卫祖国领土完整作出了贡献。著有《宦滇存稿》五卷。《知足知不足斋文存》二卷,又曾参与续修《云南通志》。后调任甘肃按察使,升布政使。复修《甘肃通志》一百卷。于1912年回籍,卒于家。年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