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野草·秋夜》摭谈

鲁迅《野草·秋夜》摭谈

?

当我们试着理解鲁迅先生,其实是在试着去解读一部中国的现代文化史。鲁迅对虚妄的抗争,与黑暗毫不妥协的人生态度,使他在中国是寂寞的——他太超前了。他在《野草》中提出的:“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所展现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于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不能理解的。

对于《野草》的写作背景,鲁迅提到过:“《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作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秋夜》最初发表于 1924 年 12月 1日《语丝》第三期 ,是《野草》的第一篇 。时值 “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革命阵营分化,鲁迅内心世界充满了孤独和彷徨 。但此次的孤独彷徨较之十多年前因辛亥革命失败而造成的孤独苦闷是截然不同的。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作者“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足的了”;而这一次,作者虽有孤独彷徨之感 ,但却并不消沉悲观,而是积极主动地探求和思考着,他在彷徨的同时又非常清醒,在面对艰难抉择时他又是一个义无反顾的、具有韧性战斗精神的斗士。《野草》就是作者这种积极探索追求精神的结晶。此外,《野草》所呈现的批判的深刻性至今令人警醒。

作为《野草》开篇之作的《秋夜》通篇运用象征的手法 ,通过对生命个体形象的刻画及其命运的思索,形象地传达出鲁迅先生对生命的生存和斗争方式的思考。

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夜晚,作者站在后园,首先看到两株枣树孤独地分头站在一旁:“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从修辞意义上看,这里用了反复 ;从其表达效果来看,这种写法使枣树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更能醒人耳目。从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来看 ,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这样说话?这样的表述传达出了作者怎样的心理状态呢?首先从视觉效果来分析,“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给人一种单调 、枯燥感 , 传达出一种孤独苦闷 、无所依托 、无所倾诉的心理感受;再从描写的对象来看,两株枣树在空旷阔大的背景之下独立生长,互不关联,给人一种孤苦寂寞感,而枣树高耸挺拔.直刺天空,也更能表现其孤傲的性格和绝望的反抗精神。这看似简单的重复,却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致和韵味,不仅在结构上统领全文,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而且在形象刻画的过程中暗示了诗歌的主题意义。

作者通过把秋夜的真实景象和自己丰富的联想交织在一起,赋予了秋夜景象以深邃的意义。当他抬头仰望,上面是“奇怪而高”的夜空……佛要离开人间而去”,看起来特别觉得阴森、空漠,忽而又非常之蓝,眨着星星的冷眼、“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体现出了它内隐的阴险、虚伪。由此,作者又联想到秋夜冷酷的霜,要摧残花草,于是思路回到地上的野草花,细小的粉红花,“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什么……转向枣树,想到孩子们的打枣,树干上的皮伤,落尽叶子的光秃,铁似的柯枝默默刺向天空,于是视觉随着又转向天空,看到了“窘得发白的月亮,被枣树刺逃了……树——天空,意识跳来跳去,角度自由转换,又从视觉转向听觉……听到莫名其妙的笑声。随着环境的变更,意识的波动又流向室内……看到雪白的纸罩上“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桅子”,由桅子而马上自然地联想到桅子开花的夏天,“那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变成孤形了……”这反复而缠绕的思绪刚要重复,作者马上又把它打断,回到苍翠的小青虫上。

所有这些,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思路混乱,随着时空而变,意识而流,跳跃性大,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但同时又没有违背秋夜的自然规律,每一物象都有其独特的形象动作,而这一切变化又都统一在作者当时仿徨矛盾的思想感情中……赞美小青虫追求光明,却又娇小盲目……梦盼春天,却又柔弱胆怯。作者原有的充满自信的自我开始遭到怀疑,自我的人格在发生冲突—自我分裂成为物和自然物中表现自我的剧烈搏斗。这种复杂矛盾的心情,作者运用自由联想的手法,作了极其形象的表达。

一般来说,象征主义多表现对生活的悲观和绝望,而《野草》中却隐约表达着作者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无论是写自然,还是写社会,无论是写人,还是写物,都闪耀着理想的光芒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虽然有时在作品中也不免流露出作者的某种矛盾和苦闷,但正是这样一种敢于无情解剖自己、勤于思考、关心人生的情绪,使得作者不断在社会中重新确定自己的位置和衡量自己的价值、旧我与新我、自我与社会冲突所产生的情绪,并且最后将自己从苦闷和徘徊之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