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推荐一首有关父母的诗歌吗?
M-O-T-H-E-R 母亲
--By Howard Johnson
“M” is for the million things she gave me,
“O” means only that she’s growing old,
T” if for the tears she shed to save me,
“H” is for her heart of purest gold,
“E” is for her eyes, with love-light shinning,
“R” means right, and right she’ll always be.
Put them all together, they spell “Mother”,
A word that means the world to me.
M 代表她给予我百万样东西,
O 意味着她渐渐老去,
T 是她为育我成人而洒落的颗颗泪滴,
H 寓意她那金子般至纯至真的心灵,
E 是她那双闪耀着慈爱之光的眼睛,
R 使我坚信她永远正确无误的言行。
把这些字幕拼在一起就是“母亲”,
一个于我犹如整个世界一样的词语。
赏析:
美 国抒情诗人霍华德?约翰逊(1887 - 1941)的这首小诗将“母亲”的形象惟妙惟肖地刻画在读者眼前。作者巧妙地将“mother”一词中的每一个字母和单词联系起来,并描绘出母亲的典型特 征,既寓意深刻又耐人寻味。正是平凡的母亲用青春、泪水、心血和关爱给了我们鲜活的生命、丰富的生活和广阔的世界,才使得我们在忙碌之余、在匆匆之中,时 时被心中对母亲的牵挂、惦念和感恩温暖着、鼓舞着。
中国很多现代诗歌很多都有参考外文诗歌的韵式,比如外国的十四行,都有固定的格式,有点像七言古诗那样。
但也有美国惠特曼那些不照顾押韵的。
另外英语诗还需要照顾音步之类的东西。
如果想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推荐:
《王力近体诗格律学》作者: 王力
最有一部分应该也有介绍到外文诗的东西。
补充:
罗良功:英语诗歌的格律
1.
一首诗(a poem)往往包含有若干诗节(stanze或strophe),每节又分为若干行(line 或verse),每个诗行由若干音步(foot)组成,音步则是由一定数目的重读音节(arsis或ictus)和非重读音节(thesis)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
音步的排列方式构成英诗的格律(meter 或 measure)。
2.
依照每一音步中重读音节(扬)和非重读音节(抑)的排列方式,可以把音步分成不同种类,即格律。
常见的英语诗歌格律有四种。
a)抑扬格(Iambus; the Iambic Foot):一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上一个重读音节构成。
b)扬抑格(Trochee; the Trochaic Foot):一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上一个非重读音节构成。
c)扬抑抑格(Dactyl):一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上两个非重读音节构成。
d)抑抑扬格(Anapaest; the Anapaestic Foot):一个音步由两个非重读音节加上一个重读音节构成。
不常见的几种格律。
e)抑扬抑格(Amphibrach; the Amphibrachy Foot):一个音步由三个音节组成,其中第一、三个音节为非重读音节,第二个音节为重读音节。
f)扬扬格(Spondee):一个音步由两个重读音节构成。
g)抑抑格(Pyrrhic):一个音步由两个非重读音节构成。
3.
音步也有完整和不完整之分。诗行中每个音步的格律都相同,则为完整音步(actalectic foot);如果诗行最末一个音步缺少一个音节,则为不完整音步(cactalectic)。
4.
诗的各行音步数目不定,诗行按音步数量分为以下几种:
一音步(monometer)
二音步(dimeter)
三音步(trimeter)
四音步(tetrameter)
五音步(pentameter)
六音步(hexameter)
七音步(heptameter)
八音步(octameter)
超过八音步的诗行在英语诗歌中较为少见。
5.
音步的数目与格律结合起来,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许多小类,如抑扬格一音步(iambic monometer),扬抑格一音步(trochaic monometer),抑抑扬格三音步(anapaestic trimeter),扬抑格四音步(trochaic tetrameter),抑扬格五音步(iambic pentameter),扬抑格六音步(trochaic hexameter)等。
从音步数目上看,三音步、四音步和五音步最为常见,尤其是抑扬格五抑,如十四行诗体(sonnet)、英雄双行体(heroic couplet)、素体诗或无韵诗(blank verse)等均以抑扬格五音步的诗行写成。
(摘自罗良功《英诗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