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写作手法写作文
1. 李煜的虞美人的写作手法、寓意、表达什么感情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比喻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对比 衬托 虚实结合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白描 比喻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对偶 押韵 夸张
融情于物,借物抒情
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词虽短小,余味无穷
春花秋月比喻人生的美好,暗示自己过去幸福的生活,往事知多少的意思是,过去发生了许多快乐的事情;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诗人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只是”二字,极为沉重,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惘。“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2. 虞美人 蒋捷 写作方法的赏析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译文: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
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孤雁阵阵哀呜。
而今,人已暮年,两鬃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回想起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还是让小雨下到天明吧。
赏析:
这是蒋捷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词人曾为进士,过了几年官宦生涯。但宋朝很快就灭亡。他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三个时期,三种心境,读来也使人凄然。
这首词作者自己漫长而曲折的经历中,以三幅象征性的画面,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展现的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少年的心,总是放荡不羁的,年少的时候,不识愁滋味,就算听雨也要找一个浪漫的地方,选择自己喜欢的人陪在身边,那时候是无忧无虑的,没有经历人生的风雨,心中有着豪情与壮志,就算忧愁,也只显得淡雅与悠然,也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在悠闲与得意中,会为了春花与秋月而不由发出感叹: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而一失群孤飞的大雁。恰是作为作者自己的影子出现的。壮年之后,兵荒马乱之际,词人常常在人生的苍茫大地上踽踽独行,常常东奔西走,四方漂流。他通过只展示了这样一幅江雨图,一腔旅恨、万种离愁却都已包孕其中了。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描写的是一幅显示他的当前处境的自我画像。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江山已易主,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如雨打风吹去。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自己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表达出词人无可奈何的心绪,使其“听雨”嘎然而止。
蒋捷的这首词,内容包涵较广,感情蕴藏较深。以他一生的遭遇为主线,由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星星。结尾两句更越过这一顶点,展现了一个新的感情境界。“一任”两个字,就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化的痛苦,可谓字字千钧。
层次清楚,脉络分明,是这首词又一大特色。上片感怀已逝的岁月,下片慨叹目前的境况。按时间顺序,歌楼中年写到客舟中壮年,再写到“鬓也星星”的老年,以“听雨”为线索,一以贯之。
3. 虞美人 蒋捷 写作方法的赏析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的雨是恬淡人心的雨。“何当***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雨是教人止不住思念的雨。
蒋捷的雨是湿淋淋的雨,冷冷的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
蒋捷出身世家,有着极好的家境。蒋捷的青春是歌舞的青春。
摇曳的红烛,青春的脸,罗帐里荡漾着燕语莺喃,荡漾着 *** ,荡漾着浪漫,还有几许愤青。窗外的雨,是青春的雨,是 *** 的雨,也是那“少年不识愁滋味”强说“愁”的雨。
雨,准确忠实见证了蒋捷的欢乐青春,多愁善感的青春。 壮年听雨客舟中。
蒋家与岳家是世交,蒋捷和岳飞一样,也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报国热心。但命运捉弄了他,虽说咸淳十年中了进士,却也是南宋帝国的末代进士。
几年后,南宋灭亡了,鸿图未展,江山却变了色。那顶进士帽还没戴稳,蒋捷失去了报国的目标。
屹立在舟头,四顾茫茫,唯见浩浩渺渺的江面,低垂的暮云,撕裂的西风,蒋捷是那只离群的孤雁,江山之大,却无他栖息之林。 壮年的雨,是一种沉默的隐忍,一种从内心深处淌出来的叹息,一首无可奈何的,无望的挣扎的歌。
那雨洒落着清澈和晶莹剔亮的灵魂,雨中一定有很多生命,一定有很多泪痕,一定有很多难舍的别离,一定有很多破碎的心灵,一定有很多绝望的爱恋。
而今听雨僧庐下。 白了少年头,冷了一颗滚烫的红尘的心。
*** 不再的蒋捷,怀着覆灭了的南宋帝国的残梦,寄居在太湖的一方孤岛,一片竹林中。从此“竹山”成了他的商标。
他要像竹子一样宁折不弯,他要把南宋的残梦做到底。元成宗的诏书可以撼山动地,就是没法叩开蒋捷的柴门。
但他真能听着木鱼声禅定吗?悲欢离合总无情吗? 雨,凄凄秋雨弥漫在整个竹林,空寂的夜里,滴答的雨声回响分外真切,分外清越。 本以为多年的心思都已沉入湖底,没想空寂的夜里,滴滴答答的清越的雨声,塞满心头,激起巨浪,把那沉入湖底心思掀了起来。
诗人的蒋捷怎能抵挡生命之神发出“滴答”声的诱惑? “点滴到天明”,是首唱给太湖的歌,唱给月亮的歌,唱给心灵的歌。
4. 虞美人选一角度写一篇400字作文,在日本西之岛附近,因海底火山喷发而从水下冒出一块陆地,日本人马上正式命名为西之新岛,一次增加了0.24平方千米的领土,也是值得高兴的事. 地震——敌人还是朋友 毫无疑问,地震是世界上最具危害力的灾害之一,它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房屋倒塌、地面塌陷、山崩滑坡等.而且它还能导致次生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的大地震引起的40年来最大的海啸而带来的巨大灾害,更使人谈“震”色变.但地震在危害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许多益处. 地震造就了无数奇山异水.我国风光旖旎的黄山、巍峨险峻的华山、陡峭雄伟的泰山、高深秀奇的衡山等都是断块山;青海湖、洞庭湖、鄱阳湖和山东的微山湖、云南的滇池等都是断层凹陷湖.这些令我们为之惊叹的大自然的杰作,其制作者竟是让人谈之色变的地震.地震使地壳剧烈运动而导致地层断裂,在断裂上升凸起处,便形成断块山等;在下沉凹陷处,又会形成凹陷湖、盆地等. 许多矿产资源来自于地震.地震时,地壳的相对运动会把埋在地球深处的矿物质推到地球表层上来,为人类寻找矿产提供了便利.如在我国横断山区的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地区,由于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剧烈,地震较多,形成了一条南北长近1000千米、面积达55万平方千米的多金属成矿带,矿床规模很大,是世界级成矿规模地区.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由于早期地壳运动强烈,长达数百千米的山脉中就形成了石膏、瓷泥、钠长石、钾长石、紫砂陶土、黄金、石英石、花岗岩、煤等30多种矿产.随着周边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南岳将成为湖南省既具有旅游特色,又具有玻璃陶瓷原料工业特色的新兴工业区. 此外,人们还通过人为制造地震来勘探石油.要找到石油,首先要找到石油的地下构造.由于这些构造埋藏较深,无法用直观的方法发现,于是勘探人员就发明了地震勘探法.他们先通过爆破引起轻微的地震,同时,用专门的仪器记下地震波向地下传播和反射、折射回来的时间,以及震动形状等有关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就可以初步判断地下构造的深度和形状,据此确定打井采油的地点.我国的大庆、胜利、辽河、塔里木等油田,都是通过这一方法发现的. 在地球上百万年乃至上亿年的尺度中,这些“灾害”从未停止,并将永不消歇.一方面,它们给人类带来灾难;另一方面,在人类掌握相当科学技术水平,并拥有足够的开发条件下,已经并还将展现其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人生要适时转换角度 人生是一次长途跋涉,旅途中有无数的曲折和险阻,只想走直路的人,不会转换角度,改变方向的人,难以登上人生的至高点,因此,适时的转换人生的角度,实为人生之必要,亦乃人生之智慧.转换角度说起来容易,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转体动作,若是说要转换人生的角度,那就不是很容易的事了,它不仅仅是身体方位的改变,不只是空间,时间的转换,更加重要的是人的思想观念的转换和思维方式的转换.我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农村青年外出打工,甲想去上海,乙想去北京.后来听人说,上海人精明连外地人问路都收费,而北京人质朴,见了要饭的,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甲想上海人真小气,还是北京好,即使挣不到钱也不会饿死,于是他改变主意去了北京.乙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呢?我要去上海,不然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他也改变了主意去上海. 甲去北京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找不着工作,什么也没干成,但也没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纯净水可以白喝,而且很多商场里的糖果,点心可以白吃.乙去上海后,发现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挣钱,弄盆凉水在路边让人洗洗手也可以挣到钱.几年后.甲乙同时回到家乡.乙发了财,而甲是两手空空.这两个青年人,都是外出去打工,他们所选择的人生道路是一致的,但是在前进途中,由于他们各自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所走的路线不一,获得的结果也就大相径庭了.一件事,为什么有不同的结果,是因为事物都具有多样性,人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方法和观念去看事,做事,结果就会不同.面对纷繁多变的事情,需要我们时常清醒,碰到问题,换位思考.往往容易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美国“牛仔大王”李维斯的西部发迹史中曾有这样一段传奇:当年他象许多年青人一样,带着梦想前往西部追赶淘金热潮. 一日,突然间他发现有一条大河挡住了他前往西去的路.苦等数日,被阻隔的行人越来越多,但都无法过河.于是陆续有人向上游、下游绕道而行,也有人打道回府,更多的则是怨声一片.他想,只要能赚钱,为什么一定要淘金?我若有办法把这些急需渡河的淘金者送到对岸去,我不是同样可赚一大笔钱吗?于是他适时的转换了思维角度,来到大河边,就地砍伐竹子,编扎成竹排,产生了一个绝妙的创业主意——摆渡.西去的淘金者急于过河去淘金,没有人吝啬一点坐他渡船过河的小钱,迅速地,他人生的第一笔财富居然因大河挡道而获得. 一段时间后,去西部挖黄金的人减少了,摆渡生意开始清淡.他决定放弃,并继续前往西部。
5. 虞美人的作文虞美人在暮春的绿阴里,像梦一样氲氤出一片凄厉的红色。
她婀娜的花茎,轻盈的花瓣,袅袅地在风中摇摆着。那菲薄菲薄的花瓣,好像蝴蝶的翅膀会随时飞走。
虞美人,别名“舞草”,意为跳舞的草。又名“丽春花”,是艳丽的春花。
罂粟科,原产地在欧洲、北美洲和亚洲北部。虞美人像极了罂粟花,常被人误以是同一种花。
其实,罂粟花是毒花,能提炼有催眠作用的植物碱,虞美人则没这种成分。虞美人在欧洲并不受宠,因为只是一年生草花,也因她花色太红,像鲜血,被认为不吉利。
虞美人在我国却和历史上一位美人联在一起。 相传楚霸王项羽被困在垓下,霸王夜饮之后,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吟完,虞姬也和歌一曲:“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歌毕,拔剑自刎,香消玉殒。
美人的血淌地上,长出一种鲜红的花,人们称花为“虞美人”,表达对虞姬的纪念。到唐朝,教坊有《虞美人》曲名,后又用作词牌名。
可以想像,最早的虞美人词一定跟虞姬有关,后来就成了固定的词牌了。 《虞美人》词最著名的算李后主那首了。
李后主于七夕之夜命妓唱《虞美人》词,其词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宋太宗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赐牵机药,将他毒死。这首《虞美人》词成了李后主的绝命词,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千古绝唱。
有关虞美人花,辛弃疾有《赋虞美人草》一词: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 拔山力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 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到底辛弃疾大手笔,咏花小词也别有意味。他说虞姬当年得意,却命途多变,一朝无奈,身化作花。
而平常人赏花,只贪看青青草舞,不知花魂虞姬一番精诚爱恋之苦。看来赏花还该解花,聆听花曲,体会情致,理解意韵。
清代刘灏有《虞美人》的古诗: “楚宫花态至今存,倾国倾城总莫论。 夜帐一歌身易殒,春风千载恨难吞。
胭脂脸上啼痕在,粉黛光中血泪新。” 诗也写了花和虞姬的关系,但感觉不如辛词,“胭脂脸上啼痕在,粉黛光中血泪新”用拟人手法,比较生动。
法国画家莫奈画过许多花卉,可没有见他画虞美的人画,只有一幅《罂粟花》,红色的罂粟花在绿草、远树和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分外醒目,红红点点的花由近而远,由深而浅,画面右下角是一位撑洋伞的妇人和一位可爱的孩子。画中的罂粟花跟虞美人几乎一模一样,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6. 《虞美人》 散文化翻译 思想情感 写作手法这首词,是李煜被俘到汴京后所作。
开头说,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何时了结。因为一看到春花秋月,就有无数往事涌上心头,想到在南唐时欣赏春花秋月的美好日子,不堪回首,所以怕看见春花秋月。
在东风吹拂的月明之夜,金陵的故国生活不堪回顾了。那里宫殿的雕栏玉砌应该还在,只是人的容貌因愁苦变得憔悴了。
倘若要问有多少愁苦,恰恰象一江春水的向东流去,无穷无尽。一江指长江,用一江春水来比愁,跟南唐故国金陵在长江边相结合,充满怀念故国之情。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