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小鼓响咚咚》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案《小鼓响咚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教案《小鼓响咚咚》 篇1

 教学内容:

 1.歌曲:小鼓响咚咚

 2.读谱知识do

 3.综合训练

 4.欣赏:一根竹竿容易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以亲切、活泼、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教育学生要懂得关心别人。

 2.认识高音谱表第四间的do,唱准其音高。能快速、准确的排列出以学过的各音的高低顺序。

 3.培养学生为打击乐器选择适当的节奏型并能准确的为歌曲伴奏。训练一定的合作能力。

 4.通过欣赏,领略湖南民歌的风采。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教学重点: 以亲切、活泼、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教学难点: 认识高音谱表第四间的do,唱准其音高。能快速、准确的排列出以学过的各音的高低顺序。

 教学手段: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读谱知识

 1.复习提问:我们都学过哪些音符?

 请学生上前将所过的音符写在黑板上。

 集体复习五线谱的五线四间。

 2.请同学将学过的音符填写在五线谱内。

 教师讲解do并将其写在五线谱内:

 记写在高音谱表第三间上的音唱做高音do。请同学跟琴唱一唱感觉音高。

 请同学们将小鼓响咚咚一曲的do找出来。

 三、综合训练

 1.教师将书上的几个音符分别弹弹,请同学跟着唱一唱熟悉一下。

 2.教师将书上的音符任选两个弹弹,请同学说一说教师弹的是哪两个音。并将这两个音符用线连起来。

 1

 3.请同学将书上六个音符按照高低顺序写在五线谱上。

 4.请同学们两人一组自己试着拍击第二题。然后全班一起拍。

 四、小鼓响咚咚

 1.同学们,大家认识了许多乐器,今天我们来听听小鼓在做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小鼓响咚咚》。

 2.听录音范唱。回答,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听唱法学习。注意:附点音符处唱法,重点练唱。

 3.歌曲处理:

 讨论: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力度来演唱

 分析这首歌曲的两段歌词意思,应该用什么情绪来演唱。练唱

 4.听录音伴奏演唱,并做动作,和用乐器伴奏。

 五、欣赏:一根竹竿容易弯

 1.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听一首歌曲。

 听录音范唱,请学生说说有什么感觉?

 2.读一读歌词,说说讲了什么?

 3.复听乐曲,请同学随着音乐拍手。

幼儿园教案《小鼓响咚咚》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跟随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过击打身体,感知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3、幼儿通过演唱歌曲,感受节奏音乐的快乐。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同完成表演。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鼓,歌曲的音频mp3,图片。

 经验准备:敲击小鼓的经验,听过小鼓的声音。

 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够跟随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

 幼儿能按照三拍子的节奏,边唱边打节奏。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进入教室

 唱《红公鸡》一边唱歌,一边玩游戏进入教室。(游戏玩两遍)

 《红公鸡》

 我有一只红公鸡,不知在哪里?请你快来叫一声?出来吃白米。

 二、进行部分

 发声练习

 教师带领幼儿复习上周学过的《谁唱歌》做发声练习。

 感知三拍子节奏的特点。

 教师出示小鼓,并击打出强弱弱的节奏。(可以用小鼓的音频来代替)

 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来表示强弱的节奏。(引导幼儿拍手,跺脚和拍腿)

 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听歌曲范唱《小鼓响咚咚》,一边用用肢体按照××××∣×××∣的节奏来为歌曲伴奏。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并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

 我的小鼓是怎么响的?

 我说话儿,小鼓怎么样了?

 我说小鼓响三声,小鼓怎么回答的?

 哎呦呦呦这不行,为什么不行?

 我说小鼓别响了,小鼓怎么回答我的?

 师幼***同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并注意三拍子的节奏。

 师幼***同演唱歌曲,并引导幼儿用肢体来表现歌曲的'优美,感知三拍子的强弱关系。

 三、活动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唱歌《小鼓响咚咚》做着优美的动作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分三个环节。在学习童谣环节中,教师创设幼儿喜爱的“和小鼓做游戏”的情境,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学习童谣。幼儿能够较深入地理解内容,体验童谣的语言结构和韵律特点。在引导仿编过程中,教师通过出示图片引导迁移生活经验,幼儿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思维活跃、发言踊跃,快乐地完成了仿编学习。活动环节清晰,层层递进,较好地实现了活动目标。

 小百科: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在坚固的且一般为圆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双面蒙上一块拉紧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击出声。鼓在非洲的传统音乐以及在现代音乐中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乐器,有的乐队完全由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器组成。

幼儿园教案《小鼓响咚咚》 篇3

 设计意图:歌曲《小鼓响咚咚》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童谣风格的儿童歌曲,全曲以xxxx|xxx—|的节奏型贯穿始终,曲调流畅,音乐形象生动,富于儿童气息。歌词以第一人称和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小主人公关心、爱护娃娃的好品质。

 一、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带领下用自然声音演唱歌曲。

 2、体验声音大、小所带来的不同情绪。

 3、乐于参与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小鼓与鼓锤人手一个2、图谱3、伴奏音乐。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教师带领下用自然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体验声音大、小带来的不同情绪。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音乐律动《大猫、小猫》入场:

 ﹡教师与幼儿随节奏小猫走入场。

 ﹡师:“刚才小猫走路走的真好,现在要比比看哪只小猫唱歌最好听。”

 (2)发生练习《大猫、小猫》:

 ﹡“我是一只大猫,我的声音很大,喵喵喵喵喵。”

 “我是一只小猫,我的声音很小,喵喵喵喵喵。”

 ﹡师:“今天,不仅有可爱的小猫,还有好玩的,看看那是什么?”(小鼓、鼓槌)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自由打鼓导入活动:

 ﹡师:“玩过小鼓吗?想玩吗?但是老师有一个要求:当老师说‘停’的时候,小朋友要马上停下来”“开始……停!”

 ﹡师:“仔细听,这一次,我的口令变了,“我说小鼓响一声”“你要和小鼓一起来回答,我的小鼓……(手势提示敲鼓)”

 “我说小鼓响两声。”(提示幼儿听清楚敲击次数、看手势)

 “我说小鼓响三声。”“真好听,我们再来一次!”(小朋友问)

 (2)学习歌曲第一段。

 ﹡师:“喜欢小鼓吗?我也喜欢,听张老师夸夸小鼓吧。”(朗诵第一段歌词)

 ﹡师:“我夸了我的小鼓,怎么样?想不想一起来夸夸你的小鼓。”(师幼***同朗诵第一段)(放鼓)

 ﹡教师范唱第一段歌曲

 (3)讨论:什么时候不可以敲鼓呢?”(幼儿自主回答)

 ﹡师:“说得对,我们都是懂事的好孩子。”

 (4)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欣赏。

 ﹡师:“刚刚我们敲鼓可开心了,接下来听一听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师朗诵第二段)

 ﹡师:“你听到了什么?”“我说小鼓别响了,小鼓是怎么说的?懂懂懂是什么意思?说的是懂懂懂,是什么意思?”

 ﹡师:歌曲里的小鼓也像小朋友一样懂事,看到妹妹在小床里睡觉,马上就轻声的说懂懂懂。

 (5)教师完整范唱。

 ﹡师:“你喜欢这个懂事的小鼓吗?我们完整的听一听这首歌。”

 (6)教师与幼儿***同朗诵歌词内容,巩固记忆。

 ﹡师:“好听吗?”“猜猜它的名字叫什么呢?”

 ﹡***同演唱歌词内容。

 (7)教师幼儿跟随伴奏演唱歌曲。

 ﹡师:“老师唱第一句,你们来唱第二句。”

 “小朋友记得真清楚,这次我们一起来表演表演。”

 (8)幼儿尝试用自然声音演唱歌曲并敲鼓。

 ﹡个别幼儿、集体展示。

 (三)结束部分:

 ﹡教:“谁愿意当小演员,把这首歌曲表演给客人老师?幼儿边演唱歌曲边敲鼓离场。

幼儿园教案《小鼓响咚咚》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理解儿歌内容,让幼儿体验关心他人的情感。

 2.能正确演唱象声词,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3.引导幼儿初步根据歌曲的内容,学习创编表演动作。

 活动准备

 1.课件-声音:娃娃的哭声

 2.布置娃娃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发声练习:我爱我的小动物

 引导幼儿知道那些是象声词?什么是象声词?

 2.课件:有小雨点`小青蛙

 复习歌曲《小树苗快长大》

 二、展开

 1.体验我和小鼓玩得真开心

 (1)出示一只布娃娃,引导幼儿与娃娃打招呼。

 (2)老师敲鼓。

 幼儿敲几下,小鼓就响几声,表示小鼓真听话。

 (3)个别幼儿敲鼓

 请名幼儿带有节奏变化的敲鼓,在敲上打出不同节奏。

 (4)幼儿欣赏歌曲第一段

 (5)幼儿再自由玩鼓

 (6)老师引导幼儿***同敲鼓

 老师敲鼓,幼儿听着老师发出了指令敲鼓,可以带有节奏的变化。

 (7)欣赏儿歌第一段或跟着念。

 2.体验理解关心小妹妹的思想情感。

 (1)放娃娃的哭声

 引导幼儿猜猜讲讲娃娃为什么会哭?

 (2)幼儿自由讲述,引导幼儿讲出是小娃娃要睡觉了。

 (3)哄娃娃睡觉,师生***同唱"摇篮曲"。

 (4)师生***同把小娃娃送到小床上睡下。

 老师以自己轻轻地唱,轻轻地哄,轻轻地走,轻轻说话等言行和情绪来感染幼儿,使那种关爱他人的情绪得到扩散,

 从而理解小妹妹睡觉了,我们不能影响她的思想情感。

 (5)欣赏儿歌第二段。

 3.幼儿与小鼓说悄悄话。例:小鼓你别响了,小妹妹睡觉了等等。

 引导幼儿轻轻走,轻轻地用儿歌第二段的内容与小鼓说悄悄话,让小鼓别再响了,把对儿歌的理解化为具体的行动。

 4.老师完整念儿歌,幼儿跟念。

 5.幼儿轻轻走出活动室。

 教师:小妹妹睡觉了,我们去操场上玩吧,幼儿模仿小猫走轻轻离开。

 三、结束

 引导幼儿在午睡时,同伴可以引导幼儿用关心他人,不影响他人的正确行为来表现。

幼儿园教案《小鼓响咚咚》 篇5

 教学意图: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幼儿园的一切事物都是生疏的,新鲜的,他们对于如何在集体中学习,生活,如何与他人相处,毫无经验。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孩子社会性情感更显得尤为重要。叮叮咚咚的拨浪鼓,晃啷晃啷的铃鼓,圆圆肚子的小红鼓,此类乐器更因其外形可爱、声音悦耳、节律感强等特点而深受幼儿的喜爱。童谣《我的小鼓响咚咚》作品原型是歌曲《我的小鼓响咚咚》。由于歌曲曲调优美,歌词诙谐有趣,又具有关心他人的含义。小班语言文学活动《我的小鼓响咚咚》仿编童谣。活动旨在让幼儿在学习、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仿编”。使幼儿在体验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同时,通过与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动,发展想象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欣赏、理解童谣内容,萌发对小鼓的喜爱之情。

 2、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对童谣的理解、表现能力。

 3、技能目标:

 理解童谣内容,能清晰、有表情的朗诵童谣。

 4、创造力培养目标:

 培养初步的知识经验迁移和仿编能力。

 教学隹备:

 1、知识准备:

 自由玩小鼓并听小鼓的咚咚声。

 2、物质准备:

 小鼓,多媒体设备,课件:开汽车、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图片及声音。

 3、物质准备:

 收集各种各样的鼓,装饰布置环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我的小鼓响咚咚》的音乐背景下带幼儿拍手唱歌坐好。

 提问:小朋友们,刚才你听到歌词里面有什么?

 二、展开教育

 (一)引导幼儿理解并学习朗诵童谣。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一遍童谣。

 2、教师边做动作边朗诵一遍童谣。

 3、幼儿跟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朗诵童谣。

 4、请个别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童谣。(4人一组,分2-3组)

 (二)引导幼儿仿编童谣的后两句。

 1、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根据6种图片如:开汽车、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说出6种相应的象声词)提问:小鼓还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它做什么事情可以发出这样的声音呢?(当幼儿说出小鼓做的一种事情,教师出示相应课件图片及声音,请6个幼儿分别说出与6种声音相应的象声词及做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仿编童谣。

 (三)根据以上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自由仿编童谣。

 三、活动结束

 教师小结活动过程,带幼儿把自己编的童谣带回去给别的小朋友听。

 四、活动延伸

 幼儿在午睡时,同伴可以引导幼儿用关心他人,不影响他人的正确行为来表现。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

幼儿园教案《小鼓响咚咚》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体验铁罐打击乐器敲击的声音,培养幼儿对节奏乐兴趣。

 2、搜集各种铁质罐头盒制作打击乐器,并能大方的介绍。

 3、选择自制的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感知声音的强和弱。

 活动准备:

 1、各种铁质罐头盒或茶叶盒、气球、剪刀、装饰用的彩笔,彩纸、双面胶,小木棒,橡皮泥

 2、节奏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介绍幼儿搜集的材料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我们小朋友从家里搜集了好多的废旧的铁质罐头盒,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

 二、制作打击乐器

 1、引导幼儿运用所提供材料进行制作。

 (1)、先将气球的三分之一处用剪刀剪下,留下气球圆头部分,并把它撑开套在铁质罐头瓶口。这样小鼓的鼓面就做好了。

 注:瓶口的大小决定气球的大小,瓶口大就要准备大一些的气球,瓶口小就要准备小一些的气球。

 用彩色纸条或彩纸,彩笔、双面胶进行鼓身的装饰,幼儿可大胆进行装饰。(当然我只用了彩色纸条简单装饰了一下)

 将准备好的彩泥一分为二,揉成圆形将小木棒插在上面做鼓槌。

 幼儿操作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幼儿帮助。

 难点:(气球套在瓶口时会有些难度),依幼儿个人能力,教师提供帮助。

 提高多种节奏表现形式让先做好的幼儿进行练习。

 讨论活动:

 a、介绍自己做的打击乐器,

 b、引导幼儿说说在制作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二、游戏:我们来做演奏家

 1、幼儿合奏进行表演。

 2、相交换打击乐器进行表演。

 三、活动延伸:

 幼儿可以收集不同材质,不同大小的盒子进行制作,体验不同材质的打击乐器的声音是否相同。

幼儿园教案《小鼓响咚咚》 篇7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提高学生对音乐强弱变化的感受和变化能力。

 2、感受打击乐器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并对他们产生兴趣,并能奏出xx-x等构成的短小节奏型。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强弱变化。

 教学准备: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小鼓,米粒

 学具: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导言:这节课,先请小朋友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看看视频中出现了什么?(播放关于鼓的视频)。

 看后,师:同学们,刚刚你们看到了什么呢?出现了什么乐器?师总结出现了大军鼓、小军鼓、大镲。

 三、音乐游戏

 鼓上的小米粒。

 1、导言:今天我们教室也来了一位好朋友,大家看——小鼓,他还带来了他的好伙伴——小米粒。请小朋友们看好,他们两个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师把米粒放在小鼓上,用鼓垂敲击,生答在跳舞。

 2、师分别按xxxx|xxx-||节奏,用不同的力度敲击,让学生观察鼓上的米粒有何变化?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出示课件。

 师总结:鼓声越响,小米粒跳得越高,鼓声越轻,小米粒跳得越低。在音乐中我们用力度记号强弱来表示声音的大小。板书:强f弱p。

 4请个别同学也上台来试敲,按xxxx|xxx-||节奏,再和其他同学一起按节奏拍手来表示强弱。

 四、新歌学唱。

 导言: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歌名叫《小鼓响咚咚》,歌曲里也给大家介绍了一面鼓,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1、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首歌曲好听吗?旋律轻快优美,速度为中速稍快。所以演唱时要带点弹性。

 2、小朋友们,有谁知道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三拍子的强弱节奏怎么打的呢?让我们一起打着节奏再来听一遍。听范唱《小鼓响咚咚》第二遍。

 3、接着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的歌词。

 (1)生跟师按节奏分句跟读两遍。

 (2)生按节奏齐读歌词。

 4、导言:这首歌曲一***几段?这首歌曲的歌词说了些什么呢?

 师总结,第一段是神气的小鼓,第二段是懂事的小鼓,我们应该把第一段唱得响一点,第二段相对轻点。

 5、导言:接着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吧。

 (1)生跟琴用lu模唱歌曲。

 (2)师分句教唱第一段两遍,生齐唱第一段。师分句教唱第二段两遍,生齐唱第二段。

 6、全班轻声跟琴演唱歌曲,注意强弱。

 7、分男女生唱,男生演唱时女生拍手为男生打节奏,再交换。

 8、师生接口唱。

 9、请两位同学上台分别演唱歌曲第一第二段,注意强弱。

 五、艺术实践。

 1、歌表演。

 导言:刚刚小朋友唱得真不错,接着我想请小朋友来为这首歌曲想想动作。

 分段想动作,再跟音乐录音进行歌表演。

 2、导言:小朋友们,我们刚刚唱了《小鼓响咚咚》。用歌声,动作来表达了歌曲,那同学们想想我们除了唱歌。跳舞,还能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曲呢?

 (1)师先跟录音示范打鼓,强调强弱。

 (2)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来模仿老师用鼓为歌曲伴奏,其余同学跟老师钢琴演唱歌曲,注意第一第二段的强弱,请同学点评。

 (3)请小朋友分别拿好铃鼓、手串铃、三角铁、沙球为歌曲伴奏。师先分别示范各打击乐器的打法。再请一半同学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鼓响咚咚》伴奏,另外一半同学演唱歌曲,然后交换。

 六、拓展:

 鼓的介绍: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关于小鼓的歌曲,那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鼓呢?老师知道有凤阳花鼓,朝鲜长鼓,瑶族长鼓等,接着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千姿百态的鼓,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

 1、象角鼓的形状象什么?

 象脚鼓是傣族的重要民间乐器,因鼓身似象脚而得名,广泛用于歌舞和傣戏伴奏。

 2、蜂鼓的形状象什么?

 蜂鼓,因鼓身其形似蜂而得名。是壮族、瑶族和毛南族混合击膜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

 3、板鼓,打击乐器。板鼓扁圆形,鼓面蒙皮,故又称单皮。又名单皮、班鼓。唐代清乐中使用的“节鼓”可能是其前身。在民间流传历史久远

 4、?陕北腰鼓表演可有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舞姿,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被誉为"天下第一鼓"、

 5、老师还知道新疆人民喜欢用手鼓来为歌曲伴舞,接着就让我们来欣赏一段舞蹈《手鼓舞》。

 六、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歌名叫《小鼓响咚咚》,我们还认识了很多的鼓,和小鼓做了好朋友,

 等我们长大后我们还可以参加鼓号队,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的演奏鼓,和小鼓做真正的好朋友了~~

 最后让我们唱起《小鼓响咚咚》,一起走出音乐教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