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漳浦的现代诗歌歌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这两句诗出自白居易的《梦微之》:
元稹,字微之。和白居易是多年至交,年轻时同为校书郎,意气风发,未曾出头便针砭时弊,都得罪权贵,贬出京城。其后多年为官,一直诗来词往,互相唱和,算得上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名的至交。两人不但性情相投,诗风笔触也相合,一起用诗歌作为讽谏工具,***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白居易被贬黜之后,吸取了教训,圆滑了起来,后来仕途亨通,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后期诗歌也不复激进,浅近温和,干净利索,宋人多学白居易,称为“白体”。元稹在诗歌史上,更像白居易的影子,诗风相近,经历相近,仕途相近,但是官儿做得没有白居易大,诗也没有白居易好。他的风流韵事倒是更为后人了解,比如《会真记》、与中唐各个大才女的爱恨情仇。他比白居易小七岁,却同年及第,同年授官,两人关系是如胶似漆,好到穿一条裤子,而且并不是一时兴起,两人的诗作酬答极其丰富,贯穿了他们整个人生,直到元稹五十三岁任上暴病去世。之后很多年白居易都时常想起这位年少相识唱和一生好友,唏嘘成诗。
而这首《梦微之》就是大约元稹过世后八年的某一天清晨,满头白发的白居易从和元稹少年游的梦中惊醒过来,想起旧时情境,不知好友魂归何处,又念起死者已矣,生者将去,有感而发,写下一首七律。
先看平仄。起句 “夜来携手梦同游” ,平仄为 “中平中仄仄平平”, 实际上就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为平起押韵格式,推出整首七律平仄:
飞快验过,平仄没有问题,“对”、“粘”也没有问题。颌联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颈联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对仗。尾字“游、收、秋、头、不”押平水韵“十一尤”。所以这首七律的格律是完美的。
我们来看内容,首联叙事开头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交代时间,写诗原委,和感情状态。直承标题《梦微之》,昨晚上梦见和元微之携手同游,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吟诗唱和,轻万户侯,是多么痛快啊!早上起来想起元稹写给自己的诗 “唯梦闲人不梦君” ,泪水止不住沾满了枕巾,也无心擦拭。
颌联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续写自己现在的状态。在漳浦我病了好几次了,长安城草生草长已经八个年头。这里说明元稹已经离开八年了,自己在世间苟活,任时间蹉跎,终会与君一见,就是不知道还要几个秋。
颈联转换一笔,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写两个人的不同状态。你在九泉之下已经化作泥沙,我呢?还满头白发苟活于世。这一句和前两句自叙不同,使用了对话形式。对好友的思念,认为好友依然能听到自己的话,才会使用这种最直接的方式倾诉自己的感情。简单,直白,浅近,却情意张力巨大,内涵深刻,正是白居易“白体”的特色。
尾联收合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合到首联,我为什么老泪纵横?又承接颈联的对话,你的小儿子阿卫,你的女婿韩郎都去陪你去了,黄泉昏暗渺茫,你能得知这些消息么?好朋友先走了,好朋友的小一辈也先自己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悲莫大焉。
整首七律就是白居易一个人的絮絮叨叨,跟故去的好友讲叙自己的状态和跟元稹相关的人的事情,希望元微之地下有知。不但写出了对好友的思念,更是表达了白乐天随着年岁已老,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开时内心的荒凉。
而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这两句因为对仗、漂亮、直白、意味深远又实用性强,流传成为纪念过世好友的经典句子,但是说到“唯美”,也许只是“雪满头”三个字给现代人带来的意象美化吧。
其实本意就是满头白发而已,倒是这种阴阳相隔,夜梦年少,醒来白头孤单落泪的情境让我们对这种真挚而绵长的朋友情谊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