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吃寒食的来历 清明寒食的由来主要内容

导读:大家都知道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各类节日也是不计其数,特别是部分节日由于前后时间和习俗相近,不少人很容易将其弄混淆,就拿清明节和寒食节来说,自古以来就有“寒食不烧纸,清明不上坟”这一说法,只是如果是清明节吃寒食的来历又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清明寒食的由来主要内容。

清明节吃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贤臣介子推。相传两千多年前,晋文公重耳当上国君后,才想起忘记封赏当时追随他流亡的臣子介子推了。于是想请归隐的介子推再次出山,但不小心火烧绵山,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都烧死了,晋文公悲痛不已,规定以后每年这天禁止用火,只能吃冷食。也被人们称为“寒食节”,原本是在清明的前一天,后来二者合并,今天一些地区的人们仍然有吃寒食的习惯。

清明寒食节吃什么食物

1、清明螺

清明螺即田螺、螺蛳。清明前后是食用螺蛳的最佳时令,此时螺肉肥美,有“清明螺,肥似鹅”、“清明螺,顶只鹅”的说法。下河塘摸盆螺蛳,用清水养两天,然后夹去尾端,放点葱姜辣椒煮熟,就是一盆好菜。有的就用腌菜卤煮煮,清淡爽口、味道非常鲜美。

2、北方枣糕

枣糕又称“子推饼”,北方一些地区用酵糟发面,夹入红枣蒸食。在北方,枣糕也称枣饼,北方人习惯于将枣糕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着挂在门上,可以冷食,用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3、青团

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清明节,寒食节等节日。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其做法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做青团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种,泥胡菜、苎麻叶、艾蒿、鼠曲草。泥胡菜氽后色做碧绿,以前常用,现在用的已不多见)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清甜甘香,软糯可口,带有艾叶香气。

4、乌稔饭

又称乌饭、乌米饭、乌稔饭,用糯米染乌饭树法之汁煮成的饭,颜色乌青,为寒食节的食品之一。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

5、馓子

馓子用面粉制成,细如面条,呈环形栅状。油炸面食。古代称“寒具”,是寒食节食品。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就详细记载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寒具的制作方法。历代又有“粔籹”、“细环饼”、“捻头”等名称。用水和面,搓成细条,扭结为环钏形状,油炸而成。酥脆香甜,口感好。现为日常点心。安徽地区,每逢节日,则以此祭祖并互相馈赠。回族、东乡族也做馓子,配料、方法和汉族不尽相同。

6、清明粿

浙江省、福建省小部分地区、江西、安徽部分地区的汉族传统小吃,一般在寒食、清明食用。形似饺子,外皮多用艾草或鼠鞠草做成。清明粿做法分甜、咸两种。用清明草和适量糯米粉、大米粉加入白糖水和好捏成糕点或加工成皮子,包入芝麻、桂花糖、豆沙馅,压成圆模蒸熟则为甜清明粿;包入腊肉丁、冬笋丁、香菇丁、红椒丁、豆腐干、腌菜、豆芽馅等,做成饺子形的为咸清明粿。

寒食有哪些禁忌

1、肠胃不好应慎食青团

清明寒食少不了青团,青团有糖皮的、青皮的和白皮的青团,青团主要由艾草糅合糯米而成,糯米是一种很难消化的食材,对于肠胃功能不好的人还是慎食,尤其是胰腺炎、胃炎、胆囊炎、胆结石患者以及老人和小孩。

2、螺蛳要清洗干净

清明时节正是螺蛳还未繁殖,此时的田螺丰满、肥美,在民间有“清明螺,胜似鹅”之誉,但是采食螺蛳要注意啦。田螺多生长在污处,体内有大量的寄生虫,很容易引发霍乱、甲肝及其他肠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