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和胡琴,边塞诗中出现的两种乐器

边塞诗起源于汉代,而在唐朝达到顶峰,目前流传至今的***有2000余首。由于唐朝社会有着尚武的传统,唐朝诗人更是对边塞甘洒热血、保家卫国的经历无限的向往,所以在唐朝诗人中几乎都有写过边塞诗的经历,即使李白、杜甫这样的非专业边塞诗人,也留下了边塞诗作品。

但最为出名的还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在边塞诗中,曾多次出现羌笛、胡琴等乐器,也为边塞诗歌增添了无尽雄壮苍凉的味道。

摘自王之涣《凉州词》

摘自王昌龄《从军行》

摘自高适《塞上听吹笛》

摘自高适《金城北楼》

摘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从以上诗词中可以发现,羌笛、胡琴确实频频出现在边塞诗中,而且还有琵琶、芦管、角、笛、鼓等乐器,为什么唐代诗歌中会频频出现羌笛和胡琴?大概有一下几个原因。

一、唐朝的民族大融合政策。 羌笛、胡琴都是少数民族乐器,其中羌笛发源于四川一带的羌族,而胡琴发源于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在唐朝少数民族与内地互往频繁,特别是在边塞这种区域,戍边士兵使用这种少数民族乐器特别普遍,尤其是羌笛,是在唐朝边塞才经常用的乐器,代表了边塞的文化,而著名的陈子昂典故“伯玉毁琴”中的琴就是胡琴,当时一把成色好的胡琴相当值钱。

二、诗中出现的都是单人乐器,携带方便。 无论羌笛和胡琴,都属于单人独奏,很适合军中战士在闲暇时节用于排解苦闷,解除忧虑。而且羌笛和胡琴都是小乐器适合长期携带,在边塞战争中,战士要长期东北西走,这与大型的乐器比起来,更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三、两种乐器的音色独特。 羌笛音色高亢,并带有悲凉之感。胡琴音色浑厚清壮,容易打动人心。长期戍边的士兵远离家乡,在边塞一待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甚至有可能战死沙场,“古来征战几人回”深刻的描述了当时战争的残酷性,当时通讯条件并不发达,士兵日夜思念家乡,而羌笛、胡琴独特的音色,更能够抒发自己苦闷、压抑的心情,听后无不令人动容,泪下。

正是以上各种原因造就了羌笛、胡琴在唐朝边塞流行的原因,唐朝诗人通过乐器来表达对边塞军人无比敬仰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