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铜山诗人陈百衡的书剑人生

01

1917年的一天,漳州市区乌云密布,几声炸雷巨响,东岳庙被震得簌簌作响,从屋椽的缝隙中掉下三部诗集刻板,其中一部是清代康乾年间铜山诗人陈百衡的《鳌峰草》。后来,东岳刻板因故没能保存下来。1981年,漳州王作人先生得知厦门图书馆藏有东岳版本的《鳌峰草》,据此重印并作序,改名《鳌峰诗集》,收录诗作27首。他说这是“地方艺文之瑰宝也”。(1)东山陈汉波先生知道此事,复印了副本,发表在1987年的《东山文史资料》,但没有引起东山文史界关注。几十年过去了,人们对此依然知之甚少。

陈百衡,名廷铨,字百衡。《铜山志》记载他是雍正十三年(1735)庠生(2),此外再无其他信息。民国稿本《东山县志》收录他的一首七绝《戴髻山》,除此也没有相关资料。

民国版《诏安县志》记载如下:“陈廷铨,字百衡,铜山人。少颖敏,好吟咏。年十九以县试第一入庠序。江南陈竹楼为军幕,见而器之。授以音韵法胠,诗学日进。乾隆辛丑(1781)秋,应中丞王楼山恕召试《瞻台赋》,拔入鳌峰书院。著有《鳌峰草》,日以吟咏自娱。尝过邺山,单观察德谟构石斋讲堂落成,诗以纪之。极其淋漓慷慨,所谓邺山怀古,又裒然成集也。奈数奇不遇,中年失配,书剑飘零,丙戌(1766)岁游台湾卒。”(3)光绪《漳州府志》记载基本相同,唯末句为“丙戌岁游台湾,卒年六十二。”

据此,可以推算陈百衡生卒年。古人以虚年记岁,雍正十三年(1735)陈百衡19虚岁,那么,他应当出生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逝世,享年62虚岁。这和黄道周(1585―1646)一样,都是62虚岁。

上文“乾隆辛丑(1781)秋”有误。《鳌峰诗集》中有一首《辛酉冬(1741)张则升孝廉出蔡文勤鳌峰别诗见示,因感旧次韵并送之温陵》,这证明陈百衡此年在福州。另外,王恕字楼山,于乾隆五年(1740)五月至乾隆七年(1742)三月任福建巡抚,在此期间,他才有可能召见陈百衡。1741年为辛酉,因此可证,辛丑乃辛酉之误。

02

陈百衡从小聪明善学,十九岁以第一名成绩考中秀才。他喜欢吟诗作对,年纪轻轻就诗名远扬。江南陈竹楼先生在福建担任军事幕僚的时候,听说陈百衡的诗名,找机会和他见面,器重他的才能,向他传授了音韵诗艺技巧,使他的创作水平大为提高,名声传遍了八闽大地。

乾隆六年(1741),陈百衡25岁。此时主政福建的王恕也是一位诗人,著有《楼山诗集》。他听说铜山陈百衡的诗才,下令召见。陈百衡来到福州,9月22日见到了王恕巡抚,一番询问了解,王恕颇为满意,出题目《瞻台赋》,要求陈百衡当场完成。我们现在看不到《瞻台赋》原文,但是陈百衡回到住处后,心情很好,写了一首《王楼山中丞召赋瞻台,时九月廿二日也,归而纪之》:

群英试阁下,宠召独登台。万叶惊风散,千山借晓开。

名心知自检,秋思许谁裁。咫尺恩私地,导前一吏来。(4)

此诗描写了登上瞻台的过程以及心理活动。他独自登上瞻台,心情就像阵风吹散的万叶,有些慌张,又像晓色照耀下的千山,豁然开朗。他告诫自己,求取功名一定要学会自我约束,这份心思谁知道呢?在这高贵的殿堂里,一位官员引领他走上去,预示着光明似锦的前程。这是一首好诗,在情景推进中呈现情感变化,尤其以“万叶惊风散,千山借晓开”描写心情的微妙变化,可谓神来之笔,陈百衡的诗才由此可见一斑。

陈百衡的才能得到王恕的赏识,东岳刻板旧序说:“受楼山王中丞特达之知。”(5)在王恕的安排下,陈百衡进入鳌峰书院学习。从此,他一边学习,一边继续写诗。有时也陪侍在中丞大人身边,聆听教诲。如《王楼山夫子留侍讲席有作》,是一首长诗,表达了对王恕提携的感激之情,描述了在鳌峰书院学习的情况,“校课烧官烛,分炊贷俸钱。半峰书舍院,攻苦答华年。”(6)他下定决心要刻苦学习,争取考中功名,不负青春年华。?

王恕生于1681年,大陈百衡36岁,此时已经61岁了。他爱惜人才,尽心培养,为陈百衡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陈百衡也信心满满,希望有朝一日“结袂揖名卿”。然而,乾隆七年(1742)三月,王恕因故降一级调任浙江布政使。半年后,陈百衡也回家了,《将归寄漳海》提供了时间依据:

辞家远客值深秋,今岁秋来复滞留。

作垒几时回海燕,寻盟尽日忆沙鸥。

寒生别院还披褐,梦到空江欲刺舟。

寄语吾漳诸社老,芙蓉冷艳耐深愁。(7)

这首“将归”的诗作,首联点明时间。去年深秋时节来到福州,今年秋天还在这里,准备返回家乡,说明他在福州住了大约一年。此诗写给漳州的诸位“社老”,这些“社老”又是谁呢?

03

漳州东岳庙在清代是文学社团“东江文社”所在地。“考东岳在康雍时,为吾漳莲社胜区,人文荟萃。蔡梁村侍郎主东江文社,每常莅止。”(8)蔡梁村就是大名鼎鼎的蔡世远,他是理学名臣,乾隆皇帝的老师。他主持东江文社,东岳庙自然成为漳州名流会集的地方。

陈百衡从福州回来,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他是巡抚王大人特别眷顾的人,又在鳌峰书院深造过,年轻有为,诗名远扬。他带回来的诗歌在文人墨客之间传阅,“清新俊逸,媲俪庾鲍,一时传诵”。大家认为他的诗可以和南北朝的诗人庾信、鲍照相媲美。兹举一例:

《登福州城楼》

锁住金鳌砥海天,坚城半壁壮图悬。

寒流淼淼双飞峡,野树萧萧万点烟。

古越河山留看剑,全闽风雨阻归鞭。

岁除犹滞仲宣客,不赋登楼亦黯然。(9)

前四句写景,他站在城楼上眺望,由远及近,从特写到全景,描绘了寒冬萧瑟,壮阔雄浑的画卷。后四句情景结合,古越河山留住我,开启了全新的书剑人生。“看剑”写出了壮怀激烈的豪情。然而,全闽风雨又阻隔了我的思乡之情。“归鞭”把强烈的思乡心情呈现出来。现在,我就像仲宣先生一样,登上城楼若不写首诗,独自黯然神伤有何用,表达了对未来不可预期的迷茫心情。

此诗意境深远,极大拓展了想象空间,用词精当,准确传递出复杂的情感,堪当陈百衡的代表作,可以和历史上优秀的格律诗媲美。难怪《鳌峰草旧序》说:“吾知百衡之诗名,亦将遍满寰区矣”。(10)

从旧序落款“乾隆辛未春门之月望前三日”(11)推断,《鳌峰草》诗集于乾隆辛未年(1751)出版。那时,陈百衡经常出入东岳庙的东江文社,这也是为什么诗集刻板藏在东岳庙屋椽缝隙里的原因。

04

乾隆十四年(1749),巡台御史单德谟捐银重建漳州邺山讲堂,聘请名师开坛讲学。那几年陈百衡可能常住漳州,他敬仰黄道周,经常去邺山凭吊,流连忘返,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诗以纪之,极其淋漓慷慨,所谓邺山怀古,又裒然成集也。”这些诗歌可能有结集但没有出版,因而没有流传下来。然而,陈百衡诗歌用词含典,寓意深奥,现代人不容易读懂,正如诗集结尾南岭居士所说:“奇古超脱,诣臻堂奥矣。”这也是影响流传的原因之一。

此后,陈百衡应该跟大多数人一样,结婚建家,参加科举考试。“数奇不遇”,指他运气太差,多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考中,一直到老也只是秀才身份。他敏感多愁,善于捕捉细节,写出了许多优秀诗篇,却写不好科举文章。他的家在铜山,而诗名远扬,为当时的名流所推崇。“其诗赋湛深,见重名贤”,“托意孤高,不同凡响”。(12)他可能多次接受邀请,经常到各地交流诗艺,过着“书剑飘零”的生活。

他“中年失配”,在中年的某个时间失去了妻子,此后的日子更加漂泊不定。他少年得意,中年失落,自然产生了怀才不遇的情绪。《旧序》说:“夫士之怀才,犹璞之蕴玉,玉之在山,世无赏识,必有人涕泣以之明者,故士特患无才耳,勿患无知己也。”(13)这是以良好的愿望劝慰陈百衡,现实中,许多有成就的诗人生活在诗意之中,特立独行,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难于融入社会。

“丙戌(1766)岁游台湾”,这年他虚岁五十,到去世时,他在台湾生活了十二年。他在台湾做什么呢?有可能无所建树,平淡终老余生。如果有所作为,志书不会只记录卒年,而不叙述经历。

现在一些文史著作的记述正好相反,对他前半生一笔带过,而把他在台湾的生活写得风生水起。比如说他被福建巡抚派往台湾任教谕。赴台后,兴建学堂,创办科举,大兴教化,启迪民智,为促进台湾的教育事业殚精竭虑,多有建树,深孚众望。也有说他受邀到台南任教谕,在台湾建家立业,繁衍后代,开枝散叶。

不知道这些资料的出处在哪里?从“游台湾”看,应该是个人游历,或者友人邀请到台湾,不是政府的委任派遣。资料没有出处,只能说是个别文史作者的臆测,基于对家乡先贤的心理预期,表达了作者的良好愿望。人同此情,我也希望这些记述是真的。

注释:

(1)(8)(10)(11)(12)《鳌峰诗集》,《东山文史资料》第六七辑83页

(2)陈振藻《铜山志》179页

(3)民国版《诏安县志》340页

(4)(5)(6)(9)(13)《鳌峰诗集》,《东山文史资料》第六七辑84-85页

(7)《鳌峰诗集》,《东山文史资料》第六七辑91页

2021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