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描写战争的诗词,有关背景,分析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_,江陵(今湖北荆州)人,郡望南阳。玄宗天宝五载(746)登进士第,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后人称为“岑嘉州”。岑参先后两次出塞,第一次在天宝八年(751)任安西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第二次在天宝十三年(754)为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下判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岑参送同僚武判官回长安时写的一首歌行体赠别诗。赠别的时间在阴历八月,公历应该在八、九月间。依据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中指出的公元600年之后气温继续上升直到唐中期(大约750年)温度达到顶峰的研究成果,长安乃至中原地区,当时阴历八月出现飞雪应该是不常见的现象;赠别的地点在北庭轮台,唐代轮台城大致方位基本明确在今乌鲁木齐地区,这一地区现存三处较大规模唐代古城遗址。[1] 在盛唐,除了岑参外,这里应该是没有哪位诗人能走到离长安这么远的西北边塞地区;赠别的对象,据孙植考证就是中唐名相武元衡的父亲武就。所以单从时间和地点上看,这次赠别在唐代诗坛上就很有档次。叙事分两条线,一条是雪,由雪貌写到雪气再到暮雪最后到雪印;一条是赠别,由环境到饯别到送别。两线相互交织,同步推进。“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正面写雪的面貌。虚字“即”“忽”写雪来得早,来得突然,来得惊艳;“飞雪”以及将雪比作千万树梨花,说明这是漫天遍野的鹅毛大雪,下得猛、下得大,也为诗歌末尾“雪满天山路”埋下伏笔;不先写雪而写卷地而起的风,先声夺人,写出雪大气磅礴的气势。如此突如其来不可阻遏的大雪恰恰构成赠别的自然环境。“白草”,西北一种干枯后仍坚韧的白色草,无论是山岭河谷还是原野戈壁,刮地而起的寒风将满眼的白草吹折伏地甚至将地面上一些枯枝败叶砂砾卷地而起;雪,远远看去像千万梨花,天上飘的、树上留的、地上积的,莽莽苍苍让人窒息。四句色调自始至终以白色为主,大场面,大空间,雄健苍凉。“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写飞雪带来的寒气,简称雪气。这是侧面写雪以及军中状况,自然引出下边的饯别。因为有风,所以雪花“散入珠帘”,丝罗做的帐幕湿透了,这是写住的地方难以安身;狐皮做的皮衣精致的被子都冷飕飕的,这是写穿的盖的难以御寒;角弓是用兽角作装饰品的硬弓,因为寒冷手冻得僵硬故难以拉弓,因为寒冷铁片等制成的战衣温度比平时更低让人望而生畏故难以穿上,这是写用得不能得心应手。“阑干百丈冰”指随地势高低起伏而纵横交错的巨大冰块,“瀚海”非指沙漠,这一句写目之所及的峭壁绝_坡谷戈壁合成的大原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愁云惨淡万里凝”写空中万里阴云黯淡无光,让人顿生愁情。或曰:谁愁?诗人?行人?将士?都是。“愁云”意象的模糊性带来的是情思的多解、审美效果的多样。这四句从生活、战备、心理三个方面写边塞绝地苦寒。写雪,写出赠别时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战备条件、复杂心境。如此环境、条件和心境怎配红粉佳人?绝配热血男儿伟岸英雄!“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写饯别,带出暮雪。“中军”不一定指统帅处理公务的营帐,也可能是在统帅营中特地设立的祈求路神保佑行人平安的祖帐。这里摆酒饯别武判官,可以说是一方最高的规格,暗示武判官地位非同一般,此去长安可以去完结一个边塞男儿人同此心的归情,也可能去兑现一个边塞男儿升迁的梦想。“胡琴琵琶与羌笛”写宴乐之盛。唐代军中乐伎称“营伎”。唐玄宗在天宝十年二月曾下诏书:“五品以上正员清官,诸节度使及太常等,并听当家畜丝竹,以展欢娱 ,行乐盛时,覃及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