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诗歌的深度解读

一、 什么是深度阅读

什么是深度阅读?我发现我们很多老师的课有一个通病,就是语文课堂没有或者是比较少思维训练、朗读训练,没有语言文字的运用。很多课堂都是灌输式的,老师讲,学生记。照本宣科,即使会布置先学作业的,大多数也是抄全易通,没有自己的思考,即使有让学生思考的,也是很表层的。试想,这样下去,学生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从何而来?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的学习,首先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的阅读,也就是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他指出,有这种能力的学生,在学业上就一定不会落后。这种能力的行成必须在深度阅读的教学中才能培养出来。

另外,再来看初一的语文课本,很多文言文、比较难理解的文章,课后思考题是如何感悟人物形象,分析写法等等,明显比小学六年级深了很多,有脱节的感觉。那是因为我们小学教得浅了,难怪很多家长、老师反映,不少学生小学成绩很高分,到了中学就掉得很快。

所以,我们工作室提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深度阅读是指向语言文字感悟的阅读;深度阅读是指向让学生探究的阅读;深度阅读是指向思维发展的阅读;深度阅读是指向情感熏陶的阅读。?深度阅读不仅指向教材内涵的深度挖掘,而且关注学生思维的多重训练。深度阅读是指学生在理解文本基本内容的前提下,能潜心会文,对阅读材料有更深层次意义的理解及文本加进个性化的、合理的理解、感受或推测。

 如何才能引领学生深度阅读呢?于永正老师说过:“教学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重走自己的阅读、理解之路。老师理解了,才能引领学生理解。老师钻出味了,才能引领学生读出味来。”这段话非常清晰地说出了教师解读文本的重要性。换句话说,老师理解的有多深,才有可能引领学生读到多深,教师自己都没有读懂作者、编者的意图,是没有办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的。所以,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成为深度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 如何深入解读文本

(一) 解读什么?

作者要表达什么,如何表达出来的?编者的意图是什么?文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进行突破,切入点在哪里?哪里可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哪里让学生展开想象?教师要提出什么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才能引领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要拓展什么内容?这些都是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细细思考的。

(二) 如何解读?以 《父爱之舟》为例:

准备工作:

1.首先看这是第几册的内容,在第几单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是单元中的第几篇课文,起什么样的作用?练习题是什么内容?

2.了解学生的学情,以前有没有学过体现父(母)子情深的文章,学习的基础怎样?

3. 查阅作者资料,成长历程,写这篇文章时的社会背景。

做好了以上的准备工作之后,我们再来细读课文,进行解读。

一般解读:

1. “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哪些场景、细节描写要带领学生细细朗读、品味的?

2.为什么文章要以《父爱之舟》为题?

3.作者是如何把父亲对我的爱表达出来的,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深入解读:

1.文章仅仅只是表达了父亲对我的爱吗,你还体会到什么情感?

2.为什么文章要以《父爱之舟》为题?如何来突破这个难点,有什么好的切入点?

3.作者是如何把父亲对我的爱表达出来的,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4.你的父亲是怎样爱你的?如果你来写你的父亲,你会取“父爱之什么”?母亲呢?

如何才能引领学生深度阅读呢?于永正老师说过:“教学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重走自己的阅读、理解之路。老师理解了,才能引领学生理解。老师钻出味了,才能引领学生读出味来。”这段话非常清晰地说出了教师解读文本的重要性。换句话说,老师理解的有多深,才有可能引领学生读到多深,教师自己都没有读懂作者、编者的意图,是没有办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的。所以,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成为深度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

从以上对比中不难发现深入解读较之一般解读,有这些特点:

1. 要有对课文内容更深入的理解。 还是以这篇文章为例“文章仅仅只是表达了父亲对我的爱吗,你还体会到什么情感?”这一点文章里是有体现的,比如,我不肯换房间,不忍心叫父亲买好吃的、好玩的。另外原文里有更明确的内容。所以,这一点教师要解读到位。

2. 要有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 如“为什么文章要以《父爱之舟》为题?如何来突破这个难点,有什么好的切入点?”课文的线索是“舟”,文中的几件事都发生在舟上,文中的末尾处写到“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而作者吴冠中就是画家,并且后面他还真画了很多经典的小舟,比如,书上就有两幅插图。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介绍作者是画家,欣赏他画的小舟开始切入呢?然后读题,质疑,课文的重点就围绕“这是一叶怎样的小舟,有什么独特之处”展开感悟。教学结尾时再回到文末对小船的描写中,引导讨论“为什么文章要以《父爱之舟》为题?”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水到渠成了。

3. 不仅要关注内容的理解,还要关注写法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特别要考虑如何运用 。 比如这篇文章“作者是如何把父亲对我的爱表达出来的,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 “你的父亲是怎样爱你的?如果你来写你的父亲,你会取‘父爱之什么?,母亲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联系自己深入地思考,达到罗曼罗兰说的“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就可以实现把课文内容当着例子来学,课文成为了从读到写的桥梁。

4. 一大法宝——反复朗读。 一遍又一遍地大声地朗读,读着读着,你就有了自己的发现,读着读着灵感就来了。特级教师汪智星老师说,他们上公开课研读文本时,都是要读到几十甚至是一百多遍,几百遍。教育大咖于永正、贾志敏、支玉恒等大师们,更是要求自己研读文本时反复朗读,甚至是把课文背出来。只有这样,教师的思考才能纵横千里,有的放矢,才能引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5. 要有文体意识。 不同的文体,其阅读方法是不一样的,我们只有强烈的文体意识,才能“还他原来的味道”。比如:小说重点要解读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的作用;诗歌要抓住诗眼和蕴含的文化意韵;神话故事体现的是想象力及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感悟那种浪漫主义色彩;散文要解读的是文章的神韵等。

6. 要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就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专业素养。 只有自己的文学素养、专业素养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那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专业素养呢?——那就要阅读,阅读,再阅读。读文学经典,读教育专著,读书评,读特级教师的教学案例等,在阅读中积累、储备和思考,再经常写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这样不知不觉中解读文本的能力就提高了。这就是新教育提到的成长路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