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颂哪个译本最好
雪莱的《西风颂》写于1819年秋天,当时诗人正在佛罗伦萨附近阿诺河畔的一片树林中漫步,此时“强劲的大风聚集着水汽和云霭,孕育着一场暴风雨”。受到气势恢宏的狂风暴雨的感染,雪莱产生了写作的冲动。
《西风颂》中贯穿了磅礴的气势、飘逸的文笔、雄奇瑰丽的想象,在诗歌形式的创新、音韵的调和以及意象的运用三个方面体现出了鲜明的特色。
从形式上看,全诗***分五节,每节由抑扬格与抑扬格兼用的五音步33332十四行组成,韵脚是ababcbcdcdedee。此诗不仅跨行而且越节,从某个方面说来,雪莱冲破格律的束缚,显示了驾驭格律的非凡才能,使西风的威力跃然纸上。如果说《西风颂》是一幅壮丽的图画,那么,雪莱笔下的格律就是一幅炜光闪烁的金框,把西风图镶嵌的更美。因篇幅所限,现只将所比较的英文和汉文部分呈上并比较。截取的译文分别来自郭沫若、王佐良、江枫、查良铮的译本。
对比(一)、Yellow, and black, and pale, and hectic red,
Pestilence-stricken multitudes……
郭译:黄者、黑者、苍白者、惨红者,无故病残者之大群……
王译:赶走那黄绿红黑紫的一群,那些染上了瘟疫的魔怪……
江译:蔫黄、黢黑、苍白、潮红,疫防摧残的落叶无数……
查译:黄的、黑的、灰的,红得像患肺痨,呵,重染瘟疫的一群……
鉴赏诗人用象征的手法将一切活动和腐朽描写得淋漓尽致。所以落叶也好,红黄黑也好,都别有所指。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象征守手法的效果。
郭译是直译,词译基本对等,也再现了诗意。但有点半文夹白,显得别扭,也许受当时文风的影响。
王译直译之中夹着增补,加了一个多余的“绿”色。可是,青妹未归,西风漫卷,万木萧疏的时候哪有“绿色”呢?青松倒是常青,但《西风颂》原文中没有,因此还是要慎重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