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哈尼爱情故事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历史最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20余万,主要生活在哀牢山中下段,今天云南的红河州、玉溪市、思茅地区、澜沧江一带。淳朴勤劳、勇敢聪慧、能歌善舞的哈尼人民,虽然自身没有文字,但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经验,同时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诗、歌、舞、乐和神话传说等民间文学作品。据不完全统计,仅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就收集民歌一万余首,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二百余个,洞经音乐三十二首,传统民族舞蹈二十余个。在这些口传文学中,一部诗歌、一个传说,就是一部民间故事。有的诗歌长达千行以上,其内容包罗万象,有民族起源、民族迁徙、民族习俗、宗教信仰、道德风尚、生产经验、爱情故事等等,他们多以歌唱的形式留传后世,深受哈尼人民的喜欢。如“阿奇阿沙”、“阿尼密戈”、“金佘金白”等创世史诗在哈尼族中广泛流传。而《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则是影响较大、流传较广、整理最完善的一部叙事长诗。

该部叙事长诗广泛流传在滇南,特别是流传在思茅地区的墨江、江城、普洱和玉溪市的元江、新平哈尼族聚居的广大村寨中。提起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的传说,无不家喻户晓。它是这一带哈尼人民祖祖辈辈传诵的歌,是哈尼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哈尼人心目中的英雄颂歌,更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不可多得的民间叙事长诗之一。这部叙事诗从1959年开始采集、整理、翻译到1995年出版,经历了三十六年的风风雨雨。由哈尼族老歌手白杨才弹唱、胡旭昆翻译、刘署、李广学、郭东屏、姜羲合作精心整理而成。

此诗***有10辑1021行。第一辑开头的歌;第二辑迷扎.扎斯扎依;第三辑阿基.洛奇洛耶;第四辑赶街相会;第五辑秧田对歌;第六辑串门求亲;第七辑成家立业;第八辑领头抗租;第九辑不死的魂;第十辑结尾的歌。

此诗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它是一首赞颂劳动的歌,赞颂纯真爱情的歌。更重要的是,它是赞颂哈尼族最出色的男女青年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坚强性格和不屈的灵魂的英雄颂歌。难怪哈尼人对它那么迷恋,每当听到老歌手弹唱的时候,往往接连几夜聚听不散。因为它表达了哈尼人民的心愿,唱出了哈尼人民的心声。主人公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的悲剧,是哈尼人曾经遭受过的历史悲剧。这对青年男女为群众的生存挺身而出,被砍成肉块、剁成肉酱依然复活,那虽死犹生、灵魂永远不死的传说,是这个边疆民族坚强性格的艺术再现。无怪乎,哈尼人民用最高的尊称阿基.洛奇洛耶(意为顶天立地的英雄)、最高的美称迷扎.扎斯扎依(意为智慧美丽的花朵)称呼他们了。

在这部叙事长诗里,从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的出生、成长、相会、成亲到领头抗租、英勇不屈、壮丽献身,不仅反映出了哈尼族优秀青年追求自由、不畏强暴的坚强品格,也较全面地反映了哈尼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民风民俗、婚姻关系和当时街市热闹的小商品交流场面。尤其是有一些关于人的艺术描写,朴实、深刻而形象。如在第五辑中写到洛奇洛耶答应正在栽秧的姑娘们的要求,向她们弹起弦子演奏《求亲调》的情景:“弦子刚响起,姑娘就爱听;弦子弹下去,姑娘甜透心”;“七十个姑娘,七十个模样:有的直着身子听,有的歪着身子听,有的侧着耳朵听,有的提着秧把听”。“七十个姑娘的心,让洛奇洛耶的弦子迷住了,手里的秧把掉了不知道,头上包巾掉了不知道,背着娃娃栽秧的阿嫂,娃娃掉进田里不知道”……。这一情景,不仅使人联想到汉族著名的古乐府《陌上行》里众人凝神围观美人罗敷的千古绝唱!

这部英雄颂歌,唱出了哈尼人淳厚、纯真而倔强的民族性格,也唱出了边疆兄弟民族的智慧与觉醒。它不是以通常的大团圆来结局,而是以壮丽的悲剧作结尾。而悲剧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哈尼族出了尼罕那样的败类。利用他的同胞的过于善良、过于纯真而施展诡计。于是,“尼罕用洛奇洛耶的弩箭,悄悄地射中洛奇洛耶;三江两府的兵马,把洛奇洛耶活活捉住了。”歌者反复伤心地咏唱到“可惜洛奇洛耶的阿爸的心太慈,没有看出尼罕的诡计,可惜洛奇洛耶的阿妈心太善,没有看见尼罕的诡计”。“可惜洛奇洛耶心太直,可惜扎斯扎依心太实,他们对尼罕说了心里话。”这几句动人心魂的伤心话,标志着哈尼族智慧的成长和觉醒,而这种觉醒是他们心爱的男女英雄被铜钉钉在山岩上,淌了七天七夜的鲜血换来的。

《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这部哈尼族的叙事长诗,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历代先辈的加工,经过千锤百炼和民族文化的互相渗透而流传至今。它颂扬了真善美,鞭达了假恶丑,激励着一代一代哈尼人民勇敢地去生活,去追求美好的理想。在当地哈尼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有着深刻的影响。正如诗中开头所唱到的那样:

“呃-----

寨子里的伙子们哟,

赶快烧起火堆来,

听我弹响弦子,

唱一支祖祖辈辈传诵的歌。

古老的年代,

我们依牙俄碧地方,

有一对勇敢的年轻人,

他们是英雄、智慧和美丽的化身,

他们的故事,就象今晚的火堆一样,

能把我们哈尼人的心照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