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的战斗力差在哪里?
宋之中国,战斗力之差令世界瞠目。两宋在对作战中,从头至尾,除岳飞朱仙镇之战外,几乎没有取得过一次战役级别的胜利,几百人的胜利就敢叫“大捷”,军事作战能力虚弱,可见一斑。
就军事技术而言,宋朝中国在军事科学技术上是当时领先的,宋军当时的装备也是最先进的,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大量装备火器的军队,曾公亮就在1044年编著了《武经总要》,其中记录了三种火药配方,还有为数甚多、种类齐全的火药武器,从“步枪”到“地雷”都有,甚至还有“枪榴弹”以及“火焰喷射器”。
后来,宋军与蒙古军合灭金国时,蒙古军的火器,还是宋军提供。
北宋即便以今天的眼光观之,亦可谓赫赫经济大国。到了南宋小朝廷时,小宋国依然是世界级富户。宋金和议中,南宋小朝廷之所以痛快地答应每年给金朝的白银50万两,是因为那对本国而言,是九牛一毛——上贡财务只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仅仅相当于一地两县的财政收入。用1%的财政收入去换取和平,拔一根毫毛就比金兵大腿粗,可见宋国及宋军是多么的不差钱。差在国策?
世人皆认为,宋之弱,在于“重文轻武”的国策,其实这也只是表像。
“武器与军费”决定战争论是错误的,简单的一句“重文轻武”也不能一言蔽之。
我以为,宋军战斗力差,根源在“两化”,一是没文化(兵的素质),二是退化(指挥官的能力)。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这是来自宋朝的流行语,宋政府鼓励“乞丐”和“闲散人员”的人来当兵,不主张知识青年当兵,为的是防止兵变与政变,一劳永逸地指点江山。但是,这却将宋朝的兵与文化彻底分割,形成文化人不当兵,当兵的没文化的局面。
史所***知,唐朝之所以强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唐军战斗力非凡。而唐军战斗力的来源之一,在于军人素质。在士兵构成上,盛唐时代军队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士兵素质极高。盛唐时期的唐主力部队士兵主要由关中良家子和归化胡人年轻贵族组成,良家子即有田地家人、品行良好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接受过儒家教育,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荣誉感;而归化胡人青年贵族们大多对强大的唐王朝有一种近乎宗教信仰般的崇拜,他们试图通过拼死作战来获得唐对他们的肯定。
良好的生活环境也使也使士兵们拥有良好的体能。如此的军士,必然成就一支如此强大的军队。
而宋不然。“流民”与下层“闲散人员”构成了主要兵源。每逢荒年,宋廷把成千上万的流亡农民招募为禁军或厢军。大量的士兵长期无事可干,游手好闲,军队素质低下。
《水浒传》里,一座梁山居然能聚集一百单八将,其中不少是官军指挥官,证明当时的军队文化含量极低,所以才有对“占山为王”的***识,鲜有“平天下”志向。
《水浒传》后传有“征方腊、平辽”之说,“流民军”打“农民军”,战斗力难分伯仲,但是如果是打全民皆兵的草原军队,肯定不是对手,除非对方退化。
关于退化,恰恰首先是宋将尤甚。宋朝指挥官的能力,一代不如一代。何以如此?因为宋朝将门世袭制。
过度依赖背景、家门功勋而缺乏战场锻炼,使宋军指挥官的实战能力几无,到北宋中期,这种情况就更为明显。这些将门子弟一旦踏上战场,便暴露出一副无能相,这种局面至北宋后期,不仅并无改观,而且变本加厉。乃至宋钦宗也不得不承认:时任马军副都指挥使的曹彬后裔曹曚,并无应付战事的能力。
边关“有才者寡,可用者少”。
两宋并非无高人看到这一点。改革宰相王安石在《上宋仁宗皇帝言事书》中,就提出“良民当兵,尤其是一般所谓士大夫都人人知兵”的策议。王安石认为,只有叫良民当兵,尤其是一般所谓士大夫都人人知兵,人人当兵,国家才能自立自強。
王安石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整军”。
其中“将兵法”
主张选择武艺高强、作战经验丰富的人担任将领,专门负责训练军队,以提高军队素质,达到“强兵”的目的。“保甲法”主张仿效草原部落,全民皆兵,民兵制与募兵制相结合,以民兵取代冗兵,增强各地的武装力量。夯实“兵源”的良性循环。
可惜,这些“强军”良策因侵犯了官僚地主既得利益,而归于失败。
两宋对中国兵制的破裂与没文化的军队做出了开先河的“贡献”。自宋以后,中国历朝进入了时时刻刻勉强支撑外侮侵袭的应付局面
。这种对外作战“不禁打”,不止一个原因,但至少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兵制的破裂——从“寓兵於农”到“好男不当兵”。整个文化的不健全——从“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致。
说到根子上,宋军是一支“没文化”的队伍。“好男不当兵”宋以来形成了传统。从宋代的“流民兵”到清代的“烟枪兵”,其成分大都是“学无所成”的“落第”青年。因为这种传统和人员结构,中国军队从中世纪到近代,整体素质非常不高。
“没文化的兵”与“无兵的文化”异曲同工,知识青年对兵戎之事不了解、不关心,流氓无赖充斥行伍、军人素质低下,不能对国家负起真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