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写作文
1. 写 周瑜的作文,急用
“妒忌英才”的忠臣
三国,一个奇迹般的存在。错综复杂的政治,叱咤风云的军事,承前启后的经济,纵横捭阖的外交,英勇骁战的人物,无不令人惊奇和赞叹。
——题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轻声吟诵着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不禁联想到三国时期风流倜傥的东吴左将军、领南郡太守,周瑜,周都督。周瑜英年早逝,只活了36岁的他却是难得一见的人才。周瑜为人忠诚,精忠报国,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谋士和武将的双重作用。他还深受孙策的器重,以至于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了一句话:“外事不决问周瑜。”只可就等于孙策将半个江山交给周瑜啊!可见孙策对周瑜的信任以及周瑜对吴国的忠诚。
初看《三国演义》时,书中的周瑜似乎是一个心胸狭窄、妒忌英才的人。在他发现诸葛亮的才能高于自己时,就三番五次地想置诸葛亮于死地。结果却被诸葛亮活活气死了,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那时,我就对周瑜这个形象产生了厌恶,觉得周瑜很小家子气,没有远大的志向。而但我看过了《三国志》后,我对周瑜的印象彻底发生了改变。原先阴险狡诈、心胸狭窄的周瑜,竟然摇身一变变成了心胸宽广、为人大方的周都督。这一转变,无疑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然而,真正的变化还不止这些,浏览全文,周瑜才华横溢,精明老道的才谋甚至还要在诸葛亮之上!再说说名垂千古的赤壁之战吧。当时,吴国与蜀国联合抗魏,诸葛亮巧借东风赢得了战斗的胜利,我甚至以为,这全是诸葛亮的功劳。然而,据《三国志》记载,在赤壁之战中,竟根本没有诸葛亮的身影出现!这是周瑜思前想后的结果!我如今才明白周瑜的真正内涵。原来,《三国演义》只是罗贯中的一种想象罢了,周郎,我错怪你了……
“治中生乱,乱归于治”这似乎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规律。三国,战乱纷纷,生灵涂炭,这是一个悲伤的时代,但也就是这种乱世,才能造就如许人才……
2. 周瑜写过的文章《疾困与吴主笺》—(《三国志 鲁肃传 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 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 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有死,修短命矣, 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
方今曹公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 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译文:
我是个平凡的人,过去受到讨逆将军的特殊的厚爱,委托我很重要的事。于是担负 建威中郎将,统帅着兵马,指挥战斗,自己尽心效力于参与作战。规画平定了巴州蜀州,又接着占领荆州,凭借着国家(与吴主)的威力,觉得事业的成功好象就在手掌之中。后来因为不注意,中途得了急病,前些日子医治疗养,病却是日日加重不见减轻,人生必有一死,人的寿命有长有短,这实在不值得叹惜。只是遗恨平生的志向没能得到施展与践行,又不能再受到您的教诲和差遣了。
现在曹操在中原称雄,疆场未得平静,刘备寄住在荆州,实在象是养虎为患,天下的事还不知结局如何,这真乃多事之秋,是文臣武将忙得不能按时吃晚饭的时候,是主公思考焦虑的日子啊。
(在这样的日子里)鲁肃是个忠诚严正的人,遇事不会随便苟同,他是可以代替我的人。
人到临死时,他的话是善意的忠诚的,倘若对主公说来可以采用的,我死而元憾了。
“遇”待遇的意思
“荷”担承,负责,负重的意思
周瑜此遗书的主要目的是向吴主孙权表明心迹,周瑜一生孤傲自负,与吴主孙权的关系是君臣加对潜在竟争对手的关系,孙权从心底是防周瑜的,周心中也明白,故而在临死前表白,我为你孙吴政权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我将死了,我推荐鲁肃这个老实人代替我,这你可放心了吧!
(一遗)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只是遗憾我微薄的愿望未能全然施展,而又不能再接受吴主你的教诲,再奉吴主你的差遣了.)
(二遗) 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我是将死的人了,我的话吴主倘若认为可以采用,则我死而无憾了!
3. 周瑜的作文急我赏100明天就要交了诸葛亮和周瑜约定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并且立下了军令状. 周瑜叫鲁肃去探听诸葛亮要怎样在三天之类造好十万支箭.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请鲁肃帮他的忙,向他借了船、六百名军士、青布幔子和一千多个草把子,还叫鲁肃替他保密. 鲁肃按照诸葛亮说的全部都准备好了,诸葛亮在第三天四更的时候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和他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大雾漫天,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了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排开,又命令船上的军士擂鼓呐喊. 曹操听到有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叫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依旧擂鼓呐喊. 天快亮了,船上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足有十万余支,接着二十多条船驶回了南岸.诸葛亮如期完成了任务,鲁肃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
4. 描写周瑜这个人的作文,但要记住不能写故事翻开正史可以发现本传中的周瑜毫无缺点,确实是个完美之人。英雄应为“聪明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刘劭《人物志》),再加上一条道德高尚。周瑜除了符合上面说的三点外,从另一个角度说他的完美,可说他是一个有德;有才;又有风度和朝气的人。
先说德:他举贤荐能可比鲍叔;折节为国可比蔺相如;谦礼忠君无人能比;性度恢弘众将诚服。
次说才:他弱冠征伐为东吴开国立下汗马功劳;赤壁又力挽狂澜立下头功;后又亲冒矢石为东吴开拓荆州,丰功伟绩不去多提,单说当时人对他的评价,他的文武全才在时人眼中已万众瞩目了。“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这些就是时人对周瑜才智的评价,而且说这些话的都是当时第一流的人物。周瑜的有才本已公认没必要再多做文章了。
再说风度,周瑜是出名的儒将,其雅量高致又有“曲有误周郎顾”的歌谣流传,非比那些粗莽武夫,是一个风雅超群的人物。只一句“遥想公瑾当年”其人其貌已使人多么心驰神往了。
最后说说他的朝气,周瑜不仅具德,才,风度,他又独具一种朝气,一种锐意进取自信豪迈的英霸之气。对自己人他是谦逊有礼的,但对敌人和挑战他又表现出蔑视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慨:在刘备和周瑜在赤壁战前相会时,当刘备说起兵力太少,周郎“此自足用”“操自寻死尔”的回答是多么有气势,而刘备的拖延在后相比又是多么的猥琐。周瑜的谋略也无不透出这种先发制人,锐意果敢的气质,这就是最令人羡慕的“英才天纵”了。但周瑜的豪迈和关羽之流的狂傲又有本质区别,因为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合理的分析谋划基础上的,非比关羽之流无谓的狂傲换来的只是身败名裂,正因为此周瑜是成功的。他的这种气质和孙策相象,但孙策又是轻佻和嗜杀的,周瑜却是从容娴雅的,就象有人说的他的气质是孙策和诸葛亮的结合,在周瑜身上刚和柔就这么恰到好处的结合了。
如此一个刚柔相济的人物又有无可挑剔的优秀品格和令人赞叹的文武宏才,加之上天又特别偏爱给了他俊美的外貌,内外皆秀又风度翩翩,他称不上完美又有谁能称得上呢?用一句话形容周瑜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他可谓人如其名:周瑜就象他的名字一般如瑾似瑜,是一块完美无瑕的美玉。
5. 我对周瑜的简单分析作文周瑜被不少同学当成了反面人物,但周瑜为江东孙策孙权建立了霸业,各为其主,不能说根据小说中作者的思想把曹操看成奸诈的坏人,刘备就是好人。
每个人物,各为其主,没有什么好与坏。周瑜此人在大家眼中是个心胸狭义的人。
但我在看了三国演义几遍之后,又参考三国志,对周瑜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说周瑜的身世,周瑜十六岁时,遇到了收复江东的孙策,当时周瑜是一个庄园的庄主。
周瑜把孙策接进家后,置酒款待,两人便谈了起来,发现大志略同,周瑜便扶保了孙策,在孙策困难的时候让舍以居。周瑜广交天下豪杰,这便能看出,周瑜心胸开朗,有英雄气概,同英雄样豪放。
孙策攻打下江东后,周瑜又为其定建了霸业。但此时,刘备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
曹操83万大军诈称百万,兵进荆州。江东不少谋士都主张投降,被吓得够惨,而此时,诸葛亮舌战群儒,使得孙权有了联合破曹的念头,但不够坚定。
而此时孙策说过的一句话却点醒了孙权,是"内事不绝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意思是,国内的事不断就问张昭,国外的事不断就问周瑜。于是,孙权请来了周瑜,而周瑜先面见了诸葛亮,被诸葛亮说服了,诸葛亮预算到孙权还不够坚定,就让周瑜去说服。
周瑜去了果然应了诸葛亮的话,回来时心想,若不除了诸葛亮此后定有大患,此处可以看出,周瑜想杀诸葛亮完全不只是因为妒贤忌才,而是为了大局考虑。 于是,便上演了三杀诸葛亮,第一杀,乌巢劫粮,让孔明去乌超劫曹操的粮,被诸葛亮化解了。
第二杀是我们熟知的草船借箭。第三杀是七星坛孔明借风后,周瑜派丁奉徐盛去劫杀诸葛亮,结果诸葛亮被赵云接走了。
在这三杀之间周瑜也为赤壁一战做了不少贡献,可以说煞费心机,例如蒋干盗书,黄盖的骨肉计,派庞德献连环计,让甘宁阚(kan)泽假意投降,赤壁一战,周瑜的功劳可是非同小可的。 赤壁大胜后,周瑜和诸葛亮击掌为信,说周瑜若取不下南郡,就让诸葛亮来取,南郡为荆襄九郡的咽喉,谁取了这里荆州就可以得到了。
周瑜为取南郡那可是日夜操劳,还被射了一箭,险些丧命。最后把曹仁打跑以后,周瑜准备进城时,发现南郡已被赵云所取,随后又有探报说荆州襄阳分别已被刘备所取,周瑜一气之下口吐鲜血,这便是诸葛亮一气周瑜。
一气是因为周瑜为取南郡这么辛苦到头来却白费了心机,而不是他心胸狭义。 此时攻打合肥的孙权也屡屡战败,孙权便要求刘备归还荆襄,刘备依孔明之计把荆襄假借给孙权 但周瑜当然识破了,于是周瑜想把刘备框到江东当人质逼迫孔明归还荆襄,就以结亲之名义让刘备回来娶孙尚香,刘备知道这是什么阴谋,但根据诸葛亮的劝说来到了江东。
在甘露寺吴国太面亲后,刘备成了亲 保全了性命,后刘备与孙郡主回荆州,路上遭周瑜追击,又被诸葛亮击退,周瑜因赔了夫人又折兵口吐鲜血,诸葛亮二气周瑜。二气是因为周瑜取荆州心急,所以吐了。
之后周瑜没有停歇,还想再去收取荆州,便用假途灭虢之计,详见三十六计之假途灭虢之计。周瑜便要鲁肃再去见刘备,说东吴将取西川给刘备,但刘备要把荆州交还东吴。
并解释说:“我不过以此为名,要刘备无所防备罢了。我军以攻取西川为名借道荆州,便可乘势杀了刘备,夺取荆州。”
鲁肃再到荆州,说周瑜将率兵攻取西川以换荆州。刘备忙谢说:“我很感激,雄师到时,一定远迎犒劳。”
鲁肃暗喜,辞别而去。 周瑜引水陆大军五万,往荆州出发,快到荆州时,见城上插两面白旗,并无一人。
周瑜将船靠岸,领二十名骑兵到城下察看。 忽听到一声梆子响,城上一齐竖起刀枪。
赵云站在城楼上喊叫:“孔明军师已知都督的计策,所以留我在此守候。”探马又来报,关羽、张飞、黄忠、魏延四路兵马,从四面杀来。
周瑜大叫一声,旧疮复裂,从马上坠了下来,众将急忙将他救回。 周瑜被救回船,军士报告说刘备、孔明在前面山顶上饮酒取乐,周瑜更加愤怒,咬牙切齿说:“你道我取不得西川,我偏要去取。”
便令船队上行,到巴丘时,探子报说:“上流有刘封、关平两人领军截住水路。” 周瑜正要出战,孔明忽然差人送信来。
劝他不要去取西川,如曹军乘虚而攻江南,江南就不保了。周瑜读完信,口吐鲜血,他知道自已活不长了,便上书孙权,推荐鲁肃代替他的职位。
死前叹了口气说:“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死时才三十六岁。 一代天骄周瑜,周公瑾,就这样死了。
要说周瑜的功绩那可不小,上文已说过。不要只记住周瑜是个嫉贤妒才的人,周瑜还有一个词,雅量高致。
6. 写古代周瑜故事的作文300字数历史上的周瑜身材高大,相貌英俊,文武双全,精通音律,有童谣:“曲有误,周郎顾”。
典型的三国高富帅,而且不想演义里那样气量狭小嫉贤妒能,三朝老陈程普就赞周瑜:“与周公瑾交往,如同啜饮美酒,不知不觉就醉了!”(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周瑜身为吴国重臣对孙权鞠躬尽瘁,忠心耿耿。周瑜去世时,孙权痛哭流涕,说:“公瑾有王佐之才,如今短命而死,叫我以后依赖谁呢?”(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他称帝后,仍念念不忘周瑜,曾对公卿们说:“没有周公瑾,我哪能称尊称帝呢?”(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就连编写《三国志》魏国大臣陈寿也赞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