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临眺》全文翻译及赏析

 《汉江临泛》

 作者: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解:

 1、楚塞:楚国的边界。战国时这一带本为楚地。

 2、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

 3、山翁: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任征南将军,好饮,每饮必醉。

 韵译:

 汉水流经楚塞,又接连折入三湘;

 荆门汇合九派支流,与长江相通。

 汉水浩瀚,好象是流到天地之外;

 山色朦朦胧胧,远在虚无漂缈中。

 沿江的郡邑,恰似浮在水面之上;

 水天相接的边际,波涛激荡滚动。

 襄阳的风景,确实叫人陶醉赞叹;

 我愿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

 题 解

 开元二十六年(738),王维自河西塞外返回长安。二十八年(740),升为殿中侍御史。当年秋冬之际,“知南选”,赴岭南主持当地官吏选拔。他途经襄阳(今湖北襄樊),泛舟汉江,写下了这首诗。汉江,又称汉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诗题一作《汉江临眺》。

 句 解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里称“楚塞”。“三湘”,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合称三湘;一说为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

 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看到汉江浩荡,浮想翩翩,挥笔写出汉江横亘楚塞,通三湘,穿荆门,连九派的磅礴之势。试想,人行于江上,纵极目长望,所见终究有限。王维的高明在于,他一开始就超脱于具体的景观之外,改从大处着笔,将相隔千里之地,纳入一览之中。起句气势非凡,为全诗奠下了雄壮的基调。 诗人首先铺展出广阔无垠的楚地,以之为画幅背景,接着,他又以可望不可及的远景构图,将人带入迷离恍惚的山光水色中。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明时暗,若有若无。江流不断,一直伸向远方,船行中看见两岸山峦,有的近而明,有的远而暗,不断推移变幻。我们的眼前似乎也随之展开了一幅山水画卷:江流浩渺,无边无际,山色迷蒙,连绵不断。虽只有淡淡几笔的勾勒、渲染,却是气韵生动。这恰如苏轼所评,王维诗“诗中有画”。明王世贞也评曰:“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而“天地外”、“有无中”,又为诗歌平添了一种迷茫、玄远、无可穷尽的意境,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这两句诗被传为千古佳句,后世诗人多有仿效、借用。如唐权德舆的“山岫有无中,片帆烟水上”,宋欧阳修的“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随后,诗人将笔墨从远景收回,转写眼前波澜壮阔之景。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正当诗人极目远望,突然间风起浪涌,所乘之舟上下波动,眼前的襄阳城郭也随着波浪在江水中浮浮沉沉。风越来越大,波涛越来越汹涌,浪拍云天,船身颠簸,仿佛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风浪之前,船儿是平缓地在江面行驶,城郭是静止地立于岸边,远空是不动地悬于天际;风浪忽至,一切都动了起来。一“浮”一“动”,两个动词下得极妙,使笔下之景生活起来,诗也随之飘逸起来。自然,这一切都只是错觉,是由于船在波浪中上下起伏,人的视线不停起落升降的缘故。诗人巧妙地借用这种错觉,进一步渲染出了汉江水势的磅礴。

 此时的诗人,或许早已进入了神与物游的境界吧。果然,他沉浸其中,乐不思归了。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翁”,即晋代山简,竹林七贤中山涛之子。据《晋书·山简传》,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有一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去那里饮酒游乐,大醉方归。

 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言襄阳风光如此美好,欲留下来与山简***谋一醉,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写在汉江边登临远眺之所见所感。

 首联大笔挥洒,借地理位置勾勒汉江雄浑辽阔的声势,是整个画面阔大的背景。颔联写汉水浩荡,一泻千里,江上水气浮动,两岸山色时隐时现。这两句诗,一作纵向描绘而气势磅礴,一作空间点染而气象深远。颈联从动荡的船中用错觉写郡邑的浮动以及江天相接处天空的动摇,反映汉江的壮阔及水势波澜。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襄阳风光的依恋和赞叹。

 全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诗人紧扣住临眺之所见,即总写自己的视觉感受,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又通过人的错觉来写水势之大,流速之快。从汉江到山色,从郡邑到远空,突出展现汉江水流长远,波澜壮阔的气象,视野极其开阔,境界极其广远。在这首诗中,王维把画家的观察,诗人的思考,绘画的技巧和诗歌的手法极自然地结合起来,全诗气韵生动,俨如一幅素雅而富有气势的水墨画,确如苏轼所言“诗中有画”。

《汉江临眺》全文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