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案+导学案
《黄河颂》教案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鸣。
二、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三、内容研讨。
①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⑤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四、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五、课外作业。
①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②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教后记:
随着诗人行进在黄河岸边,感受黄河的气魄,回想着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的战士抗击敌人的气概,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黄河颂》给了学生一个了解先烈精神的机会。
《黄河颂》导学案一导学目标:
1积累词语?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等。
2了解黄河历史、地理知识和黄河精神的内涵后有感情朗读诗歌。
3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4理解歌词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
二导学时间:
二课时
三导学方法:
诵读法、情境体验法
四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课前导学:
1查字典,请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
山diān( ) p?nɡp?i( )( ) 狂l?n( )
p?nɡ zh?nɡ( )( ) bǔ( )育 体 p?( ) zī( )长
2查工具书,将下列词语意思写在课本上。
颂 山巅 澎湃 狂澜 屏障 哺育 滋长
3请搜集有关资料了解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并记录在课本上。
4放声朗读全文三次后,你认为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课文?
5用你体会到的语气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两次。
课堂导学:
一导入新课
二欣赏《黄河颂》诗朗诵,看看与你课前预习感受的情感是否一致。
三分小组练习朗读并选出本组朗读最佳者在全班朗诵。
四全班同学评选出最佳朗读者。
五最佳朗读者朗诵全诗,其他同学体会范读语气并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六概括诗歌大意
七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 《黄河颂》的作者 作曲
2. 《黄河大合唱》***有 个乐章,分别是
3. 查找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学习,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和诗人的爱国情感。
2理解歌词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课堂导学:
一复习导入:朗诵诗歌后复述诗歌大意。
二合作探究: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做是一个序曲,这一部分为我们勾勒了一副怎样的图画?
从全诗来看你认为朗诵词这部分所起的作用是
2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女生齐读这些句子,思考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三重点研讨:
请结合黄河的地理特点和历史看看歌词中哪些内容是来歌颂黄河的?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请挑选一处试作分析。
四明确主旨,感受激情:
1男生齐读最后一段,思考尾声主要写了什么?
2分组朗读全诗,结合时代背景思考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五师生总结全诗。
课后练习:
读课文,回答问题。
1. 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2诗歌中多次出现第二人称?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究竟指什么?
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每立方米水的年平均含沙量约35千克,高峰时达到570千克。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担)水,六斗泥?。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3 此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加横线的?约?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5这段文字的表面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