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以香草自喻的诗句
1. 屈原的古关于香草诗句
屈原的古关于香草诗句 1. 屈原的香草
一生孤芳自赏与洁身自爱的屈原以香草自喻,并把自然香草与人品美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诗中他用采集、佩服、种植、怜惜等词抒发对香草的倾心,他“朝搴吡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不仅以香草自喻,而且以香草树木喻人:“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作为高阳帝之苗裔,他不仅为自己的出身骄傲,重视自己的内美,而且对培育人才所付出的艰辛及取得的成就而欣慰。在修身、治国、辅佐君王的道路上,他以自己的独特气质撒满了绚丽、浪漫、芳香的花朵。屈原在诗中曾提到香草达48次之多。但屈原笔下的香草决不是一般的量的堆积,而是其理想与追求不能实现以及自己被迫离开政治舞台,潦倒僻壤,不能一展抱负的处境、痛苦、宣泄和寄托。他在诗中反复咏唱香草,成为咏唱香草的歌手。
《九章》由九篇作品组成:《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屈原的作品,在《史记》本传中提到的有《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怀沙》五篇。《汉书·艺文志》载屈原赋二十五篇,未列篇名。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所载也是二十五篇,为《离骚》、《九歌》(计作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而把《招魂》列于宋玉名下(《汉书·艺文志》基本上是以刘向、刘歆父子《七略》为依据,《楚辞章句》则是为刘向所编《楚辞》作的注释。所以这两种理应是一致的)。可知对这二十五篇中部分作品的归属和真伪,汉代就存在争议。大致说来,现代研究者多认为《招魂》仍应遵从《史记》,视为屈原之作;《远游》、《卜居》、《渔父》,则伪托的可能性为大。
2. 屈原为啥喜欢香草,通过《离骚》中的句子解析
屈原与香草的深情 ——兼论《离骚》中的香草意象 指导老师:邓绍宽 学生:刘文武 摘要 “香草”意象在《楚辞》中出现的频率极高,而在《离骚》中尤甚。
香草 是屈原的精神人格和价值取向的寄托,是其精神力量的外在表现和内在信仰。楚 文化的深厚积淀影响着屈原对香草的神情,并在个中融入了 “洁与不洁” 的宗教 经验。
主题词 屈原 香草 楚文化 《离骚》一个芳香异彩的奇幻世界:“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 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畦留 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江离、辟芷、兰、木兰、宿莽、申椒、菌桂、留夷等等,这些植物香草充斥在《离骚》之中,让我们感受到袭人的香气,鲜花的簇拥,仿佛进入一个植物的王国。而这,都是屈原钟情于香草的结果。
一、香草:灵魂归宿 屈原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屈原自身的政治遭遇和人格魅力,同时还把楚国历 史的、现实的、精神的和物质的生活的全部更集中的表现出来。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云:“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司马迁对他的 高度评价,说明屈原不是一个只会读书的文弱书生,在政治外交上也颇高的才能。总的来说,屈原是一位具有高度文化教养,并怀揣政治梦想的伟大诗人。
《离骚》中提到: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屈原深感国家的危急状况,并积极 地想用革新政治挽国家和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可是“党人”之“偷乐” ,路幽 昧而险隘!楚王也不明时非,尽信谗言,反反复复,置国家危难于不顾。
此时,“全世界都是他的对立面:楚王不信任他,党人排挤打击他,他培养 的人才随波逐流倒向敌人一边,普通老百姓不理解他,女嬃、灵氛、巫咸等人也 只是同情他,劝他去国或随大流。” [1] 屈原内心孤独无助,他宁愿孤独一世,在2 他孤独中求得求仁。
屈原“上下求索” :抠闾阖、游春宫、求宓妃、见佚女、灵氛占卜、巫咸降 神、旧乡临睨、仆马悲怀。可是,最后竟是博大九州,无与我同心之女!草木零 落、众芳芜秽,使屈原郁结于心,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兮,今直此为 萧艾,使屈原悲痛欲绝。
当时情况让他不能直言,屈原就利用香草这一意象抒写了内心的伟大的孤独 和悲愤,将自己的理想人格都付诸于其上。这是屈原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屈 原笔端诗心和灵魂的归宿。
在他个体受到压迫和排挤时,他依然对国家不离不弃,将情感寄托于“香草美人”之上,然后从彭咸之所居,毅然跃入汨罗江中。这是 为国家和整个民族的伟大的一跃。
二、香草:历史选择 《楚辞》中香草是一个不定代词,或君子,或贤才,或小人。楚国偌大一个 国家为何偏中意香草,屈原为何又钟情于香草,以使后人一想到香草便联想到屈 原,其原因何在?第一,楚国的地理环境:楚,泽国也。
楚国在沅和湘的交界处,是一个多 山多河流的国家,气候湿润,利于香草植物的生长。第二,环境影响性格。
由于山川河流的原因,楚地水气充溢,烟雾迷离。楚 民族的天性中就摄取了山川天地的精气,形成热情浪漫、追求原始自然美德的民 族特性;而肥沃的土地、温暖湿润的气候也使楚国成为香花香草的大花园,为楚 人的采撷提供了丰足的物质条件。
楚地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香草生长的环境和楚人 对香草的钟爱。然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便是楚国地域文化。
在《九歌》中,巫术师喜用香 草来装饰自己的身体,因为楚人认为,这样可以博得神灵的喜爱,从而使神灵庇 佑他们。这样,通过香草与神灵进行沟通。
这是由于楚地巫术文化的流行。古时 有两件事可以成为大事:一是战争;一是祭祀。
祭祀是巫术文化的延伸。古人政 教合一,巫史文化得于流行,而楚王就身兼巫师和国王双重的职能。
因此,香草 便在楚地成为一种美好的象征,它的芳香、洁净的特征和在巫术中用来辟邪或祭 神使其获得神秘的神性价值,也具有了一种亲密和威严。“而屈原曾任的官职三 闾大夫据说就与祭祀活动有关,在这些经常性的祭祀活动中,香草起到了重要的3 与神沟通的作用。”
[3] 正是这样的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使屈原选择了香草,这 是历史的必然的选择。三、香草:宗教信仰 在《离骚》中,屈原多次使用香草意象,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 佩。”
这里的“ ‘佩’ ,古音疲。带也。
这里作名词用,指佩带在身上的香草。古 代男女同样佩用,以祛除不详,防止恶浊气味的侵袭。”
[4]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 揽洲之宿莽。“这句有双重涵义:木兰去皮不死,宿莽经冬不枯,隐喻自己的勤 勉的进修中所养成的独立不移的坚强个性;另一方面,它不但说朝到夕,而且也 包括了从春到冬的过程,暗示时间流驶之速。”
[5] 从这里可以看出,香草已经被 当作一种深刻的信仰沿袭下来,并一直传承。这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香草植物的 图腾。
《离骚》中香草的出现是一道美丽风景,它的神秘让人捉摸不定。在楚神话 中,佩带物能和生命进行感应,佩饰能给予生命力量,使人获得无形的力量,从 而祛除疾病和邪气,从而进入到宗教的领域。
《九歌》中,香草为巫所持,一迎 神,一送神。是导引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