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节选赏析

“以哀景写乐”是指诗歌创作中的情景反衬手法,这种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那就是“一倍增其哀乐”。

《采薇》诗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句运用了这种手法,但并不具有对应关系。运用对比的方式。

将时序之“今——昔”,物候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4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同一个“我”,但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出自:《小雅·采薇》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

采薇(节选)

先秦:佚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译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记载周人与戎狄之战的诗篇,这首诗最早也应该是周穆王之时的诗篇。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西周之时与戎狄作战始于周穆王,周穆王是周康王之孙,周昭王之子。

周穆王继位时年已五十,这时王道衰微,他继位后虽然使西周天下再度安宁,但是却无故前去征伐戎狄之族,而又不听贤臣劝谏,他的宣战以失败告终,最后只得了四头白狼和四头白鹿回来。

此后就破坏了戎狄之族与周的关系,臣服的诸侯国就不再来朝周王了。后来到周宣王时,周宣王又与戎狄之族作战,也是以失败告终,而周宣王也因此而亡。

此后就使戎狄之族与中原的战争不断,到周幽王继位之时,周幽王无道,又无力平息战乱,戎狄之族经常侵犯西周之地,周幽王最终也被戎狄之族杀死,使西周灭亡。

这首诗以一个士兵的口吻,以薇菜的变化顺序来说明这些参与戎狄之战的人在战场上停留的时间。他们与戎狄之战开始很艰难,其中也有胜利,但是多数时间都是败仗,所以就特别指出。

与戎狄之战很棘手,不容易取胜,所以他们就不能及时回到家乡,所以士兵们就非常怀念自己的家乡。当家乡杨柳吐穗随风飘荡时,戎狄之族的居住地还是雨雪霏霏之时。

他们忍饥挨饿还要时刻警惕敌人来袭,而士兵心中厌战的痛苦情绪没有人能够体会得到,此诗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雅:就是典雅之意,是记载君王之政盛衰过程、盛衰状况的诗篇。《小雅》,依照这些诗歌的内容分析,所记载的是君王之政兴盛美好的诗篇。

主要表现在小功德之类,如诸侯的功德,或者是颂扬。鹿鸣之什:什的意思,就是以十篇诗歌为一卷,也就是十篇诗歌为一个组成部分,什就是十之意。

鹿鸣之什就是指由《鹿鸣》为开头的十首诗歌。这十首诗歌包括《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常棣》、《伐木》、《天W》、《采薇》、《出车》、《_杜》、《南陔》(而南陔这首诗歌是笙歌,即有声而无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