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队会活动

“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叶飘香时”,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让孩子们体验端午的传统内涵,崇川区虹桥小学、城西小学、二厂工小学、五山小学、西郊小学、通师一附、通师二附等学校,以突出传统习俗为特征,以增强民俗体验为重点,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端午主题活动的始终,引导全体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进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拳拳报国之心,在全社会唱响时代主旋律,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到实处。孩子们在活动中知端午、忆端午、闹端午、晓风俗。

一、知端午

孩子们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从书本、网络搜寻端午节的相关资料,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初步的兴趣,从中了解了屈原、秋瑾等先烈事迹,对其产生崇敬之情。

二、忆端午

低年级学生诵端午童谣,中、高年级学生利用班会课,开展“讲屈原、秋瑾等先烈的故事,朗读与端午有关的诗词名篇”等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让故事、美文、真情浸润孩子的心田,续结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情素

三、闹端午

学校邀请部分家长,让他们和会包粽子的老师一起担任辅导员,耐心为低年级学生介绍包粽子材料,手把手地教高年级学生包各种形状的粽子,把煮熟的粽子让孩子尝一尝,并让他们亲手分送给贫困孩子、父母、敬老院的老人,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端午节浓浓的节日氛围从中“分享快乐、学会帮助、懂得感恩”。

在操场上开展“赛龙舟”趣味运动会,感受“端午时节赛龙舟”的气氛,孩子们热情高涨,一支支队伍服装整齐,气势逼人,观者摇旗助威,比赛高潮迭起,赛出了热烈与喜庆,赛出了团结与奋进。

四、晓风俗

作为传统节日的端午节,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吃粽子、 挂香袋,插艾叶”体现它有着独特的风俗。

5月26日,许多学校的教室里都插满了艾叶,香味飘满了整个校园。走进低年级的教室,老师们为同学们讲解端午节的来历、传说,艾叶的作用…… 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来到三、四年级教室,同学们亲手制作的小香包一定会让您爱不择手。五、六年级的同学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充满了成功的喜悦。他们高兴地说:“往年都是吃着妈妈包的粽子,今年我们吃自己了,这是我们过的最高兴的一个端午节!”。

五、献爱心

同学们还将亲手包的粽子送给社区孤寡老人、交警支队的民警和学校的保安、工友等,表达对他们平日辛勤工作的感激之情。

做香袋比赛

(主持人):同学们,佩香袋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挂上了妈妈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里乐滋滋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做香袋,看谁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丝线(或中国结细线)。

2.工具:剪刀、针、缝衣线。

3.做法:

(1) 将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桃形、动物形等。

(2)剪下相对的两片

(3)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

(4)翻过来,塞入沾有中药店买回来的香料粉的棉花。

(5)将最后一边缝合,再加长绳装饰即完成。

学生动手做香包,然后进行评比。

附活动资料:

1、故事概况。

①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②曹娥寻父尸

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③白蛇传

传说白蛇白素贞,为了报答许仙的恩惠,与许仙结为夫妻的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端午节当天白蛇喝了雄黄酒,差点现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节,都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戏曲的曲目。

④伍子胥的忌日

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言,赐伍子胥自杀,并于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

4、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同学们交流从各种渠道了解的有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附:习俗的传说。

①吃粽子

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②喝雄黄

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所以民众则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③挂艾草、菖蒲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去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 以斩千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 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为主要成分 ,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④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⑤划龙船竞赛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现代则为一种表现团队精神的最佳活动,而且举办划龙船比赛,近年来有逐渐发展成国际邀请赛的情形。龙船比赛会让外国友人喜欢的原因:它是一种有别于国外盛行的独木舟或八人式的划船,而是一种需要更多默契的力与美的运动。

⑥游百病

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⑦佩香袋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