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与夏半美诗五首:预知半夏当归去,栀子开时应到家
夏之半,半夏生,看看五首古诗中的半夏和夏半
中国文字之美,常常让人觉得惊喜和惊讶。
比如仲夏五月,还有一个美丽的别称,叫作“夏半”,是传统夏季到了一半的时段。
仲夏是有夏至这样的节气,标志太阳到达北回归线,也就是一年中太阳角度最高的时段,日上中天,盛夏之至,往往人们对盛夏产生畏惧的心态,但是一个“夏半”美称,仿佛折减了这种日光盛气,仿佛夏天过了一半,是这样让人感觉清和 。
而关于夏半这个概念,起自先秦和上古。
因为《礼记月令》这本描写先秦时代的气候与礼仪书,分明写着仲夏之月,“半夏生”。
这里的半夏,却是一种草药名,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种草本夏天一半开始茁生,夏半生半夏。
而半夏,早在神农本草里,就出现,是古代一种广谱的夏天用的“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草药。
所以夏半因为半夏草药茁生,让盛夏也有了幽幽凉意。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蝉声入客耳,惊起不可留。
草草具盘馔,不待酒献酬。
士生为名累,有似鱼中钩。
赍材入市卖,贵者恒难售。
岂不畏憔悴,为功忌中休。
勉哉耘其业,以待岁晚收。” ?中唐 ·?韩愈《送刘师服(813年)》
这是关于夏天到了仲夏五月,夏天过了一半的美诗。
夏天过了一半,夏至一阴生,那夏天的云雨,仿佛也带着凉爽秋意。
蝉在树上鸣叫,我的客人他要学蝉一样去往高的地方,我怎么挽留,他都执意要走。
我只好匆忙弄点吃喝送行,而他心有所属,去心似箭。
这里的韩愈,仿佛红楼梦中甄士隐挽留贾雨村。并且告诉他仕途风险,让他有个心理准备。
说读书人,生来就为名利所累,仿佛鱼儿吞了鱼饵上钩。实际这句话,并非揶揄,因为韩愈也是仕途中人,有些路,开头了,就只能往下走,读书人的路,就是功名,做官,但这中间,也有无尽的风险。
因为你把自己打造成可用之才,学问越多,貌似越完美,却在古代的人才市场上,很难顺利出售。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是士子的无可争议的路和追求,但是真的能如愿以偿吗?
但是既然选择了,路上有风雨,有磨难,有憔悴,但是不可以半途放弃。
我只能劝你,坚持你的路,一定会有收获,但是这收获的多寡,请你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这是盛夏,去送一个士子上京,祝愿他圆满自己的梦。
但是这里有一个朋友,和一个老者的谆谆教诲。仿佛盛夏里一丝幽凉,给这个年轻人提醒。因为他看到这个年轻人,如同这季节,这年龄,有着慌乱盛气和浮躁。而他的提醒,也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善意。
夏半,无论是季节的夏半,还是人生的夏半,还是仕途工作的夏半,都不要迷惑外在的繁荣和热烈,要稳着一颗火热的心,正是前途多风雨,不贵在追求的刹那,而在于你目标的坚定,和行为的持之以恒。
这是盛夏里的金玉良言,是良言,也是凉言,如同夏半里蕴藏着幽幽自然的阴气。
这里的夏半侧重谈到的是仲夏的夏至前后。因为夏至一阴生。
“ 天台十二旬,一片雨中春。
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
阳乌晴展翅,阴魄夜飞轮。
坐冀无云物,分明见北辰。” ?唐 ·?李敬方《天台晴望》
这首唐诗,写的是仲夏五月的天台上,里面将季节的夏半,和草药的半夏联系起来,而且隐约指出了这是仲夏的五月十五,真正月历的夏半之日。
我来到天台有一百二十天,这里阅历了天台山最美的风景,此时仲夏,山雨之中,仍旧是一片雨中的春意。山地因为海拔高,往往会比平原陆地气温低,也有着如春的小气候。
此时,山林中的黄梅已经凋谢干净,或者采摘殆尽。
但是,应着节气的半夏,幽幽长出了青翠的嫩苗。
我看见乌鸦背负最盛的日光,在黄昏远去,我看见,十五的仲夏之月高高挂在夜空。
我坐在山头,就好像生出了翅膀,翱翔在浩瀚的夜空,而目光和翅膀说向,就是那天空最远的北斗星。
这里点出了这山中的仲夏明月,如同轮子一样在夜空行走。
这是最美的仲夏之月,让他坐地生风。
这是夏半和半夏同写,有着良辰美景的浩然清旷的享受。
“天宇空青晚更佳,溪头滑石路攲斜。
山深苦竹方抽笋,日暖甘菘始放花。
莎草墙垣沾燕屎,棘针篱落聚蚕沙。
预知半夏当归去,栀子开时应到家。” 南宋 ·?高公泗《港口野步怀归?》
到了宋朝,医药更为发达。官方设立的“官药局”,官方层面管理医药的制作和售卖,不久推广到各地,各地都有“医药惠民局”和“医药和剂局”,这无疑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也让更多的普通人了解熟悉了草药,成为生活中的常识。
比如半夏就常在夏天,用于解毒,胃寒,咳嗽,呕吐等症状,所以宋朝很多人都认识半夏,当归,蚕沙,栀子等中药。
而这首诗的可爱,就是在仲夏的野外散步中,看到了这些美好的草药,让人在夏天有了一种,被保护,被呵护的美好。
在傍晚的时候,天空青蓝,万里无云,我在郊外散步。
那小溪的石头,因为流水冲刷,地气潮湿,一个个石头在水中,让人脚下打滑。
过了小溪,就是一片苦竹林,这里潮湿背阳,所以此时还有无数的笋子。而甘菘就长在脚下,此时开花,发出浓烈的夏之香气。 甘菘为著名的香料和药物,夏天开花。
墙头上长满莎草,燕子飞过,留下排泄物,证明这里是鸟类的乐园。而农家的荆棘篱笆边,倒着蚕沙。这是证明这里的蚕已经快结茧,而蚕沙也是用来治疗去风湿的中药。
最美的就是最后一句。
我看到了这里半夏在生长,忽然想到了自己的故乡和老家,如果现在启程回家,那么在栀子花开的时候,我就可以回到家乡,家乡同样有这些繁荣可爱的山林夏草,只是那更让人舒适啊。
其中半夏是草药,又是点出了季节。
当归农历五月开花,这里点出思乡。
这首诗用了多达9种夏天的草本草药,却毫不堆砌,情景交融,情感丰沛,将一个游子热爱草木思念故乡的夏日情怀,写得格外深情生动。
半夏生,当归开花,那是昭示游子夏半赶紧回家,去享受家乡最馥郁的栀子花开。
“ 半夏劳奔走,当归计未成。
向乌头雪白,虽远志澄清。
白屋游偏早,青云梦数惊。
预知皆系命,无患可伤生。” 北宋 ·?冯山《效皮陆体药名诗寄李献甫?》节录
这是一首写在仲夏的诗,而且名字也说了,这是将草药名字含在诗里,体现诗人驾驭文字的才华,所谓一名双声。
我在仲夏奔波劳苦,应该回到家乡的时节,徒有打算,却没有成行。
向着太阳,照见我头发雪白,我离家乡远,但是心梦却笃定,分明在思乡,无可动摇。
从贫寒的家中,早年出来游历,渴望青云直上,完成少年士子的梦想,却徒有梦境。
如果我早知道这一切的磨难都是命名提前准备好的,就没有那么多的忧患,伤害自己呀。
这首诗的可爱,是将草药名字,含入诗里。
至少我看到了五种常用草药。
其中以半夏为首,提示季节是夏半。当归,屋头,远志,无患子,则是草药名称。
见物思乡,因名入诗,一名双声,写的是草药,也是夏日思乡的情怀和人生感慨。
“菖蒲细缕屑辰砂,暂倒磁罂醉一家。
半夏碧抽窗外草,午时红绽目前花。
未闻琼管销戈甲,忍听龙舟竞鼓笳。
合寄南陲征战士,赤灵符解辟兵邪。 ”明 ·?区越《 端午?》
现代的人以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实际在民间,从古到今,有些地方,端午不是一个节日,而是一段时期,比如现在的楚地,仍旧流行农历五月初五是小端午,农历五月十五是大端午,农历五月二十五是末端午。整个五月,都可以说是在端午节间。五月举办各种龙舟比赛,屈原纪念。
这一首端午节的诗,可以很宽泛的看作写的就是仲夏月端午时段的风俗。
菖蒲分成细丝,加上点朱砂,然后倒上酒,这是端午时节必喝的养生酒。
那夏天到了仲夏,走到一半,半夏在窗外,抽着最清新的草芽,应对五月。
而端午节那天,石榴花红在了太阳底。
我从来没有听说,弹奏音乐就可以消除战争,所以看到龙舟竞赛,歌舞笙箫的热闹,感觉悲哀。
我将端午节的辟邪用具,寄给了南方征战的家人,明明知道这些东西并不能真的抵挡战争,但是还是忍不住要寄去祝福啊。
这里的半夏草是应对的农历五月端午,那清新的花草,代表着人内心那种生意,那种渴望丈夫家人平安归来的祝福。
那么夏半究竟是怎样的概念呢?
通过上面的诗,我们可以看到:
一,指的是仲夏五月。
二,指的是仲夏夏至前后。
三,指的是农历五月十五。
而五月的夏半,半夏以其轻盈美好茁生,在端午节的窗前,在五月十五前后的山间,在夏天滞留在外地游子的眼中心里,夏半思乡,半夏当归。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