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席慕容诗歌的意象美?
意象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各种植物(如花、叶、树)的意象运用则更是频繁。以一种静态的生命形式来呈现动态的思想情感,可以更好地将或激烈或细腻的内心隐藏在含蓄的外衣下,达到丰富诗歌的层次的效果。在多以情感体悟为主线的席慕容诗歌中,这一特点显得犹为突出。
·树篇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一棵开花的树》);“我只是一棵孤独的树/在抗拒著秋的来临”(《树的画像》)。在这些诗句中,树的形象有一些相通之处。无论是《一棵开花的树》中坚毅的守候,还是《树的画像》中的悲壮而不妥协,这些都符合了一个“硬”的感觉——正如树的树干一贯给人的视觉感受——高大、挺拔、坚韧,甚至还有些许的强硬。这些也都是花所不具备的特点。试想前面所提及的两首诗中,若把树的意象全由花来代替,便能轻易发现之中的不妥。
除“硬”之外,树的意象还能给读者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我好像答应过你/要和你一起/走上那条美丽的山路/你说/那坡上种满了新茶/还有细密的相思树”(《山路》)。这里的“种满了新茶”以及“细密的相思树”都给人一种情意绵绵的清新之感。那么为什么同样是树,却能带给人们不同的联想呢?这应该与树的形态有关。
一般提到“树”,由于提法过于抽象,范围也较广,人们总是最先联想到最简单直接的树的形象——高大笔直的树干,浓密的绿色树叶。而《山路》中明确了“茶树”这一具体类别,并且还强调是“新茶”,并且是“种满了新茶”,人们便会很快联想到成排的叶色鲜嫩翠绿的茶树,整齐地排列在“山路”的两旁;还有“相思树”,也许人们根本不需要知道相思树的模样,单凭它的名字,便能给人一种情意绵绵的感觉,人们便会在心中勾画出属于自己的相思树的样子。
所以,树的意象的不同,取决于不同树的不同形态,以及特定的人对某种特定的树的固有印象或心情感受。诗歌的魅力,也便在于此——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首不同的诗。
·花篇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一棵开花的树》);“我相信/满树的花朵/只源于冰雪中的一粒种子”(《信仰》);“微风拂过时/便化作满园的郁香”(《七里香》); “我将我的哭泣/也夹在书页里/好像我们年少时的那几朵茉莉/也许/会在多年后的一个黄昏里/从偶而翻开的扉页中落下/没有芳香/再无声息”(《禅意(一)》);“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与你相遇/如果能/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盼望》);“在一个年轻的夜里/听过一首歌/轻怜/缠绵/如山风拂过百合”(《暮色》)。
从以上几句诗的摘录,可以将“花”在席慕容诗歌中的角色大致作三个分类:一,主角式的花朵(通常都是许多花朵一起,如《一棵开花的树》、《信仰》),多以指代美好的事物;二,指示香味(如《七里香》、《禅意(一)》),赋予诗歌更多一层的感官享受——嗅觉;三,背景式的花海(如《盼望》、《暮色》),以增加诗歌的色彩感以及绚烂的视觉感受。
单朵的花,花茎纤细柔软,花瓣色彩缤纷,大都个头不大,所以总给人以娇小、鲜嫩的印象。还有另一种类型便是花海,成千上万,绚烂而无法抗拒的吸引,仿佛一发不可收拾的美好回忆。
就这一点来说,可以发现花与树的意象的根本不同。花多指示香味、色彩,以具体的感受带给人联想;树的形象的出现,则直接给人坚毅的感觉,是较为抽象的。而“女人如花”、“文如其人”,所以在席慕容的诗歌中花的意象的运用比树多得多,便也不难理解了。
·叶篇
树和花仿佛两种对立的意象,一个坚毅,一个柔软,一个平实,一个绚烂。叶则介于这两者之间,因为树有叶,花也有叶,它既细巧,又平实。多用来表现朴实而又细腻的情感。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一棵开花的树》);“扫过啊/那些纷纷飘落的/如秋叶般的记忆”(《野风》)。
“颤抖的叶”是“等待的热情”,表现出了那种朴实的含蓄中包裹的难以抑制的热情;“如秋叶般的记忆”,突显了时间流逝的沧桑感,用秋叶凋零来表示时间流逝早有先例,而时间褪去了记忆的光彩,则更显沧桑。
叶子由于类别不如花或树那样广泛,而且通常作为依附于花或树的一部分,所以不经常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叶子意象的独特性是毋庸质疑的。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它既不是花,也不是树,却兼有两者的部分特质,很适合表现细腻而复杂的情感,能够突出诗歌内涵的层次感。
总结来说,植物意象在席慕容诗歌中***有三点作用:一,增加诗歌带给读者的感官享受(如视觉、嗅觉等);二,表现时间的流逝、情感的变迁(如秋叶飘落、茉莉失去香味等);三,丰富诗歌的精神内涵(如花象征朵朵的盼望、树代表不屈从等等)。至于意义,我想我们应该很难想象完全没有植物意象的席慕容诗歌是什么模样。植物便是架起席慕容与读者的内心世界的一座桥梁,由于丰富的意象,每个人都可以从同一首诗歌中得到不同的感受以及自己的理解。这也便是“无限种可能性”能带给人们的神秘与惊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