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这几句诗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原文:曹植?《明月上高楼》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翻译:

明亮月亮照在高高阁楼,流动的月光不住晃动。楼上有个愁苦的思妇,边悲叹边哀伤。请问楼上唉声叹气的是谁啊,回答说是异地客旅者的妻子。夫君已远行在外超过十年了,我只好孤清地独自栖居。

夫君好比是路中的清尘,我却像污浊的水和泥;清尘是浮的,水泥是沉的,浮沉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因而和合在一起的机会是渺茫的。可以的话,我愿意化作西南风,在人间消失而进入夫君的怀抱中。夫君的胸怀早已不向我开放了,我还有什么可依靠的呢。

扩展资料:

赏析

以人自比“宕子妻”,以思妇被遗弃的不幸遭遇来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挤的境况,以思妇与丈夫的离异来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诗人有感于兄弟之间“浮沉异势,不相亲与”,进一步以“清路尘”与“浊水泥”来比喻二人境况悬殊。

“愿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暗吐出思君报国的衷肠;而“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则对曹丕的绝情寡义表示愤慨,流露出无限凄惶之感。全诗处处从思妇的哀怨着笔,句句暗寓诗人的遭际,诗情与寓意浑然无间,意旨含蓄,笔致深婉,确有“情兼雅怨”的特点。

这首诗的起句与结尾都相当精妙。起句既写实景,又渲染出凄清冷寂的气氛,笼罩全诗。月照高楼之时,正是相思最切之际,那徘徊徜徉的月光勾起思妇的缕缕哀思——曹植所创造的“明月”、“高楼”、“思妇”这一组意象,被后代诗人反复运用来表达闺怨。

诗歌结尾,思妇的思念就象那缕飘逝的轻风,“君怀良不开”,她到哪里去寻找归宿呢?结尾的这缕轻风与开首的那道月光***同构成了一种幽寂清冷的境界。

百度百科-明月上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