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图享受的陈叔宝,究竟荒淫腐败到何种程度?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在作品《泊秦淮》当中写下的名句,从字面意思看,是在说歌妓不因为亡国感到悲哀,在国家灭亡被迫南逃后仍然在唱着《玉树后庭花》。其实,杜牧是在暗讽昏庸荒淫,不思进取的唐朝统治者,但作为《玉树后庭花》的作者,陈朝后主陈叔宝也算是被此诗讥讽了。
作为杜牧诗中的反面典型,陈叔宝可谓是一手葬送了原本国力尚可的陈朝,而可悲的是,他在沦为亡国奴后仍然只知道享乐,最终和当年的蜀汉后主刘禅、东吴末帝孙皓一般在洛阳乐不思蜀地度过了余生。
那么,这位自古以来就饱受诟病和批评的皇帝到底有多么荒唐呢?
梁承圣二年(553),陈叔宝生于江陵,他出生时,其叔公陈霸先已经因为平定侯景之乱的功劳在朝中有了很高的地位。
太平二年(557),陈霸先建立陈朝,把侄子陈顼封为了安成王,而作为嫡长子的陈叔宝也就成为了安成王的世子。陈霸先去世后,皇位被交给了其侄陈蒨,后来陈蒨也病重离世,太子陈伯宗继位。
陈伯宗继位的第二年,皇位就被陈顼所夺,尽管是从侄子手中夺来政权,但陈顼也不算是个暴君。在位期间,他治理天下还算用心,也曾经趁着北齐大乱兴兵北伐,一度夺取了淮河、泗河一带的土地。在位十余年后,陈顼去世,皇位则被交到了陈叔宝的手上。
和历史上许多亡国之君,如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一样,陈叔宝的才能全部都体现在了其它地方。在从小的娇生惯养之下,他对诗歌和音律十分喜爱。
诗歌方面,陈叔宝所采用的体制为后来唐朝著名的律体诗打下了基础,明代文人许学夷研究其诗作时就曾经表示:"陈后主五言声尽入律"。
音律方面,正如上文所说,陈叔宝热爱自己作曲,《玉树后庭花》就是其代表作。另外,据《南史》记载,他还曾经"选宫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数,令习而歌之,分部迭进,持以相乐。"如果仅仅是一个王子或皇子,陈叔宝发展这些爱好无可厚非,甚至还值得表扬,但当上皇帝后,他仍然把大量精力放到娱乐上,这算是他所做的第一件荒唐事。
自陈霸先立国以来,陈朝历代皇帝厉行节约,以示不忘布衣出身。然而,陈叔宝继位后却嫌弃原先的宫室破旧,于是为了自己和妃子们住得开心而修建起了三座高达数十丈的高阁,并且对其精雕细琢,极尽人工之巧。建完轮廓,陈叔宝又用檀木制作栏杆窗户,将金银珠宝装饰其中,还在楼阁里藏上众多珍宝,在楼下积石为山,蓄水为池。这一番功夫自然是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这是陈叔宝的第二件荒唐事。
建完如此华美的三座楼阁,陈叔宝自然要在其中好好享受,于是他整天在楼上花天酒地,肆意玩乐,把国家大事弃之不顾。君主懈怠国事,社会自然会受到消极影响,于是陈朝社会矛盾加速积累,国力增长则是陷入停滞。
当时陈叔宝宠信一个叫孔范的奸臣,尽管此人是孔子的第三十世孙,但只知阿谀奉承,粉饰太平,他知道后主不喜欢听坏消息,便谎称国安民乐。
甚至,后来隋文帝杨坚派大军南伐,结果孔范却表示:"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断南北,今日隋军,岂能飞渡?"并声称之所以边关守将上报战事告急,只是为了谋取功劳。
陈叔宝听了这话,也认为陈朝有长江天险,不可能被攻灭,于是不顾大臣的劝说继续享乐。结果,隋军浩浩荡荡而来,将陈朝轻易赶出了历史舞台。荒废朝政、宠信奸臣,导致祖宗基业葬送于自己之手,这是陈叔宝所做的第三件荒唐事。
祯明三年(589),隋军攻入建康,陈叔宝被俘后投降,随后便跟随隋军回到长安,并被杨坚封为了长城县公。
知道陈叔宝一心只知享乐的杨坚赐给他一个大宅子,又送了他不少礼物,这就让其彻底丧失了反抗之心,从此以后每日在自己府中玩乐,一直当了十六年亡国奴,最终病逝洛阳。国家灭亡后毫无廉耻,以亡国奴身份继续贪图享乐,这是陈叔宝的第四件荒唐事。有意思的是,陈叔宝的谥号是"炀",而隋文帝杨坚去世后继承其位的杨广也被追谥为隋炀帝。
总的来说,陈后主的荒唐可谓是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只要能够活着,只要能继续花天酒地,对他来说就已经满足了。对于这样把祖宗基业拱手让人,结果自己还颇为自得的人,也难怪有人称其可笑,有人说他是"浮荡痴子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