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惊蛰的古诗词
惊蛰: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反映着自然界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萌发、生长的状态。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1.《观田家》
作者: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译文:
春雨过后,所有的花卉都焕然一新。一声春雷,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
农民没过几天悠闲的日子,春耕就开始了。自惊蛰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于农活了。
健壮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干活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门口的菜园子收拾收拾,准备种菜了。
他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经很晚了,还得把牛牵到村子西边的溪沟里让它饮水。
这样又累又饿,他们自己却不觉得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润过的禾苗心里就觉得很是欢喜。
可是即使他们整日这样忙碌,家里也没有隔夜的粮食,而劳役却是没完没了。
看着这些,我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
2.《秦楼月·浮云集》
作者:宋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①,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②,拂墙浓杏燕支湿③。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注释:
①鹁鸠:亦称鹁鸪,天将雨,其鸣甚急。
②浥:湿润。
③燕支:一种可作胭脂的花。
3.《闻雷》
作者:唐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空馀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4.《闻蛙》
作者:宋赵蕃?
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能如喜风月,不必问官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