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特兰德的诗人简介
他著有10本诗集,其中包括获普利策奖的《一个人的暴风雪》(1998)、《黑暗的海港》(1993)、《绵绵不绝的生命》(1990)、《诗选》(1980)、《我们生活的故事》(1973)、以及《移动的理由》(1968)等。他还出版了两本散文集,若干译作,几部关于当代艺术的论著,还有3本写给孩子的书。另外,他还编选了多卷诗文集。自《移动的理由》广受好评后,斯特兰德的创作获奖频频,1990年当选为第二任美国桂冠诗人。
虽然他也曾致力于小说创作,但主要还是以诗闻名。对斯特兰德的诗歌构成影响的诗人很多,其中包括华莱士·史蒂文生、博尔赫斯等。他的诗歌冷静明朗,又不乏深度和对语言的穿透力,许多作品富有超现实特点,一方面致力于对梦境的仿造,另一方面又热衷于将日常的图景引入。如同置于虚实之间的多棱镜,其诗歌透明而复杂。
《自我的悖论:论马克·斯特兰德诗歌中的双重意识》
内容提要:论文分析了美国诗人马克·斯特兰德诗歌中自我的双重意识以及自我的异化,探讨了诗人对现代人生存境遇的关注。斯特兰德属于美国新超现实主义,深受拉美诗歌与小说的影响,其诗擅长挖掘潜意识领域,带有梦幻色彩,具有鲜明特色。
主题词:自我异化超现实双重意识悖论
马克·斯特兰德,1934年出生于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就学于安蒂奥克学院,获文学士学位,后在耶鲁大学攻读美术,1962年在依阿华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他在意大利做了一年的富布莱特学者,后来在依阿华大学教书三年。1965年他在巴西的大学做了一年的富布莱特讲师,从事研究,此间深受当代拉美诗人影响。斯特兰德经常搬迁,在多所美国大学任教,包括哥伦比亚、普淋病斯顿、哈佛和犹他大学,现为芝加哥大学教授。他出版有诗集《睁着一只眼睛睡觉》(1964)、《移动的理由》(1968)、《更暗了》(1970)、《我们的生活故事》(1973)、《迟来的时刻》(1978)、《诗选》(1980)、《持续的生活》(1990)、《黑暗港口》(1993)、《一片暴风雪》(1998,此书于1999年获得普利策奖)等十本。编选有《1991美国最佳诗选》等多卷。翻译有巴西诗人卡洛斯·德拉蒙德·德·安德拉德的诗集《在家人中旅行》和西班牙诗人拉斐尔·阿尔维蒂的《猫头鹰的失眠》。撰写有关绘画的专著三部《真实的艺术》、《威廉·贝利》和《霍珀》。另出版有小说《宝贝先生和夫人》(1985),儿童书三卷。1990年,斯特兰德被选为美国桂冠诗人。2004年获得美国诗人学院颁发的华莱士·斯蒂文斯奖,奖金十万美元。
马克·斯特兰德引起我的注意还是在我翻译他所编辑的《当代美国诗人:1940年后的美国诗歌》时,作为成就卓著的名诗人,他在那本选集里只谦逊地选了自己的一首短诗,《保持事物完整》。在很多诗人为诗歌读者越来越少的困境所惑时,他在一次访谈中的回答顿时令这个问题成为了伪问题——“诗歌的读者实际上是越来越多了,而且是不断变换的。很多人一段时间对诗歌感兴趣,而后落在后面,失去兴趣,又对另外的事情发生兴趣。但新的人永远在加入。读者少干扰不了我。我不相信诗歌是为每一个人的,正如我相信炖猪肉是为每一个人的。诗歌是有要求的。它要求花一段时间习惯,一段‘入门’时期。只有那些愿意下功夫于此的人才能从诗歌中真正受益。不,缺少读者干扰不了我。一些诗人有十万名读者,但我不相信那么多人能真正读懂诗歌。如果我有那么多读者,我就会开始觉得我的诗哪儿出了问题了。”①以读者体重总和为判断艺术标准的时代永远过去了。斯特兰德本身是个让人仰望的诗人,可是他也有自己的英雄,这里边包括詹姆斯·梅里尔(“没人有那样的技巧”)和已故的约瑟夫·布罗茨基。有那么几年,斯特兰德每年都给布罗茨基寄新年贺卡。“我从来不知道是否他收到过我的贺卡,因为他从来不回复。后来他来美国时我见到了他。我介绍说自己就是写那些贺卡的作者,让我吃惊的是,他一行接一行地背诵出了我寄给过他的一首诗。我跪了下来,吻了他的裤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