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的出处及作者
出自《咏竹》,作者是宋代的徐庭筠。
原诗: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译文:
不论是台阁还是山林,我只爱这千亩大的竹荫,竹子在没有破土而出的时候就已经有骨节,竹经雨洗显得秀丽而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只要不被摧残,一定可以看到它长到拂云之高。
全诗是指竹子埋在土里的根,便一节一节的分开,根节的“节”与品节的“节”同字,寓意人在默默无闻,混匀暗世之下就具有高尚的品节。竹子长得都很高,这里夸张的说可长到云层,而且竹子是空心的,比喻人的虚心,寓意人即便是高官厚禄,名顶金榜时也不要忘记谦虚二字。
扩展资料:
全诗清新雅致,意气豪迈,情感昂扬,诗人的议论是以形象表现出来的,并不使人感到枯燥乏味。恰恰相反,诗中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诗的头两句赞扬了竹的不可毁其节的刚正,后二句又指竹勇于同大自然的各种考验相抗,不怕风吹雨打,不怕霜煎雪熬,这首诗作将作者百折不挠的气概与宏伟博大的抱负跃然纸上。
通常通过地下匍匐的根茎成片生长,也可以通过开花结籽繁衍,种子被称为竹米。有些种类的竹笋可以食用。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
竹?
清·郑板桥?
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咏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