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

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如下:

杜甫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这也为他诗歌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时代的动荡,社会的混乱,百姓的疾苦对他的诗歌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

杜甫早期身处盛唐时,且作为盛唐的杰出诗人代表,他的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同时也带有浓厚的盛唐气息和宏大的盛唐气势。杜甫早期由于家庭环境和盛唐文化影响,这一时期的杜甫有着少年人的乐观自信,有着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

例如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表现他对报效家国,征伐朝堂的决心,也体现盛唐时少年人的锐意进取。《画鹰》“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体现出少年人的热血和盛唐时海纳百川的气象。

政治的黑暗,官僚集团的腐化让杜甫仕途失意。这时诗人理想不得实现,生活穷困潦倒,让他接受现实,认识社会,紧接着"安史之乱"让诗人更加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使他在这一时期的诗歌诉说了战乱中国家的动荡,社会的黑暗;并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形成了沉郁的诗风。

在《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表现出国家征战不断,局势焦灼,社会动荡不安。‘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表现出征战连绵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表现杜甫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也侧面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前出塞》中‘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将杜甫同情民众和民众被剥削压迫的悲惨表达的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