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读”成为语文课堂传承“传统文化”的桥梁

如何让“读”成为语文课堂传承“传统文化”的桥梁

语文课堂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 齐世铭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当代著名的科学家、美籍华人李政道先生说:“一个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但是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也是不会有前途的。”中国的真正崛起和为世人所瞩目,应该建立在对整个中国古代文明(包括儒学优秀教育遗产在内)的再发现与再认识的基础之上。

《新课标》也明确指出人文素养包涵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显然,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但是,在我校的教学体系中,语文教学一直处于尴尬的位置:最大的“小学科”。语文的阵地正在被蚕食。作为一所外国语学校,外语是特色,是龙头。数学是亮点,理化是支柱。各种名目繁多的竞赛、考试、逼迫学生即便在周六日,都游走在各类补课班中。对语文无暇一顾。再加上,前几年语文教学中,一切面向中考的应试教育,一直致力于抓基础知识,满足于猜题押宝,满足于成绩与分数,片面强调语文工具性,语文课除了讲,就是读、背,除了仿,就是抄、写。在传扬传统文化时,也仅仅局限于“照本宣科”或“因循守旧”,没有更好地扩展和延伸语文课堂的空间,传统文化的美质被扼杀了。学生学得味同嚼蜡,没有了兴趣,失去了主动性。教师强拉硬拽,教得精疲力竭。难怪几年前,有语文老师无奈地说: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

面对语文肩负的继往开来,传承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和现实的无奈,我们全体语文教师不悲观、不抱怨,不抛弃,不放弃。在弘扬传承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问题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小有收获。

一、加强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我们语文教研组,在初一年级成立之初,就确立一条铁的纪律:着眼6本教材中的古诗文、书法、楹联等知识链,结合学校开发校本教材的需要,为自己开列有关读书目录,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的素养。像《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礼记》、《诗经》、《楹联知识趣谈》、《菜根谭》等成为老师们枕边案头必备之书。其次,利用备课教研的时间。我们首先认真钻研、讨论、吃透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唯如此,在授课时,教师才能深情投入、真情流露,引导学生触摸传统文化的脉搏,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二、“语文课堂”是传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语文教学不管是语文基础知识或基本能力的教学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是在一个教学过程中完成的,它所有要传授的内容和知识,都是前人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因此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传授传统文化。

★创设具有文化氛围的语文课堂。把教室的板报、教室门口的特别关注栏、教室外统一规划的学区文化栏作为宣传、学习传统文化的平台。开辟书法专栏 ,讲解书法知识、学生书法作品展;开辟传统节日专栏,讲解传统节日的来历,古诗中的传统节日等知识的宣传……

★学科口号亮起来。课前,师生***诵语文口号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语文课堂的特色:有“纳百川之流成大海,通千古文章显文采”,有“胸有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智不坚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14班学生坚持背诵《少年中国说》选段等,都是一些言简意赅,意蕴深远,具有激励规范性的词句。天长日久,既丰富了积累,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加强古诗文的诵读风雨无阻。

司空图说:诗“俯拾即是,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予不奇,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水采平。薄言情语,悠悠天韵”。优秀诗歌都具有脱口而出,自绕情味的特色,自会使学生“如逢花开,如瞻岁新,如过水采平。”仿佛看到古人风貌,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使人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各年级组的语文老师在学期伊始就明确的领读任务。每天的语文早读时间,有相应老师通过喇叭,利用朗读音频资料,或运用本身的朗读魅力感染学生,引领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吟诵,一起沉浸在诗歌“美”的意境中。

有许多传世佳篇已经被谱成曲,成为现代流行歌曲的一部分。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李商隐的《无题》等, 我们师生一起聆听吟唱的方法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借助优美的旋律完成对诗歌意境的多角度审美。

★探索新课程传统文化教学的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在推进课堂改革和校本教材研发的过程中,我们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即:设置项目(必要的引领。因为学生的人生经历和阅历总是有限的。因此,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有时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而引领,是为了心灵的抵达,为了对传统文化真正的感知、感悟和感动。例如:例如,孔子为了持守自己的信念,一生颠沛流离,忍饥熬难,用自己的苦行,去维护和传播他所信奉的真理;陶渊明对黑暗现实的透彻观察,对美好理想社会的追求的政治理想。)—自主学习(所有的篇目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过 )——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立足教材,拓宽思路)。例如:教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们让学生在自己的积累库调取苏轼的《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晓景》《记承天寺夜游》等篇目;柳禹锡的《陋室铭》,我们会补充他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竹枝词》中语言清丽,画面灵动的篇目;李白《渡荆门送别》,连带他的《秋思》《将进酒》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合作探究,自己查找资料,整理印制名家系列小报,系统地介绍他们个人资料,文学风格、名篇赏析等内容,人手一份。迄今为止,我们已经有苏轼、李清照、陶渊明、李白、杜甫等14期。学生与大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走近了屈原,理解什么是爱国;走近陶渊明,理解什么是高洁;走近苏轼,理解什么是豁达······总之,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体悟,并在熏陶渐染中走近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从而接受精神的洗礼,实现文化高效传递。

★立足教材,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深刻内涵。

 文以载道。教师只有立足课堂,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的崇高道德标准和。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念;李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积极入世的态度;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胸怀;白居易“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对劳动人民生活艰困的深切同情;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对家乡的恋恋不舍以及客居异乡的无奈与痛楚。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荣辱不惊杀身成仁的正气……在《散步》中,我们看到儿子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在胡适《我的母亲》中,我们看到一个有着“温良恭俭让”传统美德的母亲;在《信客》中,看到信客的诚信的高风亮节。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 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开展活动或专题研究型课堂,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我们都举行系列活动。举行了“经典墨海须畅游,书香弥漫伴成长”的经典阅读活动。毛笔字大赛、“国学知识竞赛”、“中华古诗文竞赛”、趣说民俗等活动。开展名家进校园系列活动中,开展了“古今优秀谜语鉴赏”讲座,《楹联知识知多少》的等讲座。在去年的国庆六十周年之际,我们开展了“爱国诗文朗诵”比赛,50多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生齐声朗诵屈原的《离骚》、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选,还有《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真是气吞山河、地动山摇。本月的23日,我们将邀请专家做关于“国学”的知识讲座。除此之外,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的变化,在对待朋友、对待父母、对待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总之,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人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又能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