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开封清明上河园作文
游开封清明上河园优秀作文6篇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游开封清明上河园作文”,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游开封清明上河园作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听到了这句诗。不错的,这个触目伤怀的日子又来了。清明,你又将我带入往事。
今天早上,天才蒙蒙亮,半睡半醒的我模糊地听见声声谈话。爸爸妈妈在谈论扫墓的事情。我恍然醒来,听过这一阵谈话,我是心塞的。草草地吃过早饭,便和家人们去墓地了。
这里,几朵小花默默地绽放着,天空中偶尔有几只鸟儿飞过。这里有好多人啊,他们都是一脸严肃。到了太姥的坟前,我的泪珠就在眼睛里打转了。那泪水中隐藏着过去的故事。
过去的几年里,太姥还在世。她是一个多么慈祥善良的人啊。每次上学经过太姥的家,太姥总是拿一个垫子出来坐在向阳的石头上。每次看到太姥,我都会和她打招呼,即使天天都说同样的话,我也从未感到烦。
三月,太姥家的杏树便开花了。那粉红色的小花真是娇艳,一定会结出好多杏子。我和太姥也经常来赏花。
五月,金黄的杏绽开笑脸,甜甜的。太姥家的杏最好吃,每到这个时候,便会有好多人来摘杏。有一天,我听到大人们说太姥站在墙上摘杏摔了下来,这可把我吓坏了,太姥可是年过八旬的老人啊。从这以后,太姥落下了病。
八月,杏树叶也落了,树干变成了深棕色,树枝光秃秃的。太姥的病越来越严重,不久,她便离开了我们,我们非常伤心。
细数着时间的串串念珠,描摹着年华步履的记忆,我像一棵树苗茁壮地成长,一些亲人也随着我的成长而离世,时间不等人啊!
清明节,这个缅怀故人的日子,它又如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记忆的门窗,亲情的画面再次在我的眼前浮现。
游开封清明上河园作文2
清明节的由来,是因为大臣们在清明节这一天扫墓。民间也纷纷效仿,在这一天扫墓。后来,人们习以为常,把这一天当成节日。在清明节这天,人们要去踏青、扫墓、吃青团、采青艾。
清明节的早上,我也吃了青团。青团下有一块粽叶,是方形的,用来防止青团和锅底黏住。青团圆圆的,全身上下都是绿色的,因为制作青团的糯米是用艾草汁染过色的。我很奇怪,艾草怎么能吃呢?我咬了一口青团,感受到了竹笋和肉的香味,加上糯米的软糯感,真的很好吃。
早上吃完饭,我们来到了南高峰半山腰。这里有“北伐国民革命军”战死的将士的墓。“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这个烈士陵园原来是一个民国的小洋楼花园,有着一个拱形的大门,一个亭子,从残存的格子地砖来看,这个小洋楼以前非常大。虽然这些建筑已经看不到了,但陵园非常庄严肃穆。我从墓碑的介绍上,好像看见了将士们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场景。
清明节同样也是一个团聚的日子,我们驱车来到了宜兴。那里人真多。“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我们准备去竹海景点,没想到车流如织,根本进不去。我们只好在路边的小竹林里玩。我看见一些人在挖笋。山上的笋很多,有大有小,最小的只有我的小腿那么长,最大的有我身高三分之二呢!我和最大的笋合影后,准备下山,结果我从山上滑了下去。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
这次清明节,我踏青、扫墓、吃青团,感受了清明节的传统习俗,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游开封清明上河园作文3
去年清明节假期,我约了几个好友去碧延寺踏青,收获了许多春天的美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从杜牧的诗里我们感受到清明的历史悠久,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这个节日是让人们扫墓、祭祀祖先或者去郊外、山区踏青、野餐等。
当天,我们坐车经过二小时车程来到了碧延寺山下。
当我们站在山脚下,仰望着云雾弥漫的寺庙若隐若现,山顶上站着几位“巨人风车”——风力发电机,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风扇叶缓缓地转动着。
上山了,沿路有小溪和竹林,竹子随风摆动,好像在和我们招手。路上,我听见了“哗哗哗”的水声,问妈妈:“前面什么声音呀?是不是有小瀑布的声音?”“不知道呢,要不我们下去看看?”说完我们就顺着声音来到一处水潭,里面有很多光滑的卵石,五彩缤纷,很好看!
太阳已经升到了最高点,这时我们已经爬了大半天了,一阵檀香飘来,伙伴们说马上就到庙里啦!没多久,一座古老的寺庙出现在我们面前,有许多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这里烧香拜佛,野餐休息。我们也在这里吃了许多零食,观赏着山下的风景,山下有许多村庄的小房子,还有一大片的树木和竹林。
接着我们继续向上爬,在这条野路上,一条小蜥蜴突然出现在我们眼前,它浑身墨绿色,有四只爪子,一条细长的尾巴拖在身后,灵巧敏捷地穿过小路消失在树丛里。
终于来到了山顶,听着巨型风力发电扇叶呼啸的声音,看起来山顶的风还真大呢!旁边的陡坡上还有许多红色的泥土,一些没风化和被化风的石头,从山顶上往下看,下面的树林五彩斑斓,树上的叶子有的是金黄色、有的是嫩绿色、有的是鲜红色、还有的是葡萄紫,真像一片花海!
清明节的碧延寺,真是个踏青的好地方!
游开封清明上河园作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是让人悲伤的节日。
我们开着十几辆车浩浩荡荡,回到故乡——我们祖先的墓地。祖先们的坟墓,一个在这座山的山脚,一个在那座山的山顶,还有一个在另一座山的山腰。
听老前辈们说,我的太爷爷很聪明,富有智慧,当时所有人都安居乐业,谁又曾想过日本鬼子会来侵略我们的祖国?我太爷爷作为第一代传教士,老日本人打过来了,粮食一天比一天少,我们陈家一个人都没有损失。村里整天整夜弥漫着死人的臭味,和哭喊声,甚至整户人都死光了,或饿到没力气哭喊了。而太爷爷每天都会存粮,让我们的族人吃得饱饱的。
故事讲完了,我们也到达了目的地。我们打开音响念着圣曲,音响下摆着一本圣经。我和同龄的兄弟姐妹在那里描字,让墓碑上的字清晰一些。头上顶着大太阳,可我们并不觉得累,反而很有成就感。汗珠一滴滴的滴落在墓碑上。我唤我的大侄子帮我打伞,否则汗滴在了墓碑上,刚描好的字会花掉。我们与别家不一样,字是用金油描的,别家都是红颜料,那金油可是用来描佛像的。我们看了祖先的墓碑,每个都已描了一遍,金灿灿的,特别亮堂。我满手沾了金油颜料像一双妖怪的手。那金油我擦了两天才掉光。
在这明媚的春光中花儿开了,草儿绿绿的,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但所有人都苦着一张脸,没有欢声笑语,在这春光里没有人在嬉戏玩耍,唯一的游戏就是习俗中的踏青,更多的是人们都陷入了沉思……
游开封清明上河园作文5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四月,小雨霏霏,芳菲尽了,送来了那勾起人们丝丝回忆的清明。
自古以来,清明便一直是人们的心灵寄托,点缀着人们的思想,洗涤着人们的心灵,清明,便因此不平凡。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的清明都要去家乡的祖祠前扫墓,带着金银元宝和一叠叠纸钱,捧着一束无暇的鲜花,更怀着一份庄严,营造一份肃穆。风在泥泞的路上方吹着,呼呼作响,好像是在吟唱一首凄美的哀歌。
来到祖祠前,便有人来把它们打扫干净,把灰尘轻轻擦去,把枯叶慢慢扫走。接着便是点蜡烛,烧香。小时候,我对这些礼仪不大懂,但仍在这庄严的祖祠前学别人一样,拿出三支香,点上,插下去,一年一年下来,我便也渐渐懂了。随后即是烧纸钱、烧元宝,随着火腾空而起,空气便热了几分,心也热了几分。
每年的清明都是如此,形式上不禁有几分单调,但尊敬之心永存,纸钱燃烧时那升腾的烟雾中,总会有亲人的笑脸,那烈火燃烧的声音,告诉我们,他们没有离去,他们的精神与我们尊敬的心一样永远存在!
但是,现在的清明,多少有点奢华,少了些庄严与尊敬,今年烧钱的火,又比昨年旺了;今年的人,好像又少了;今年的场面,好像又嘈杂了。在这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有多少人能保持纯真无暇的心呢?扫墓,不是用最多的纸钱,最多的蜡烛来表达尊敬,更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用最纯洁高尚的心灵诉说心中的思念,这才是清明几千年的真正意义。
忆清明,扫墓,三支檀香,两根蜡烛,一束鲜花,一颗纯真无暇而不含杂念的心,足矣……
游开封清明上河园作文6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清明节是人们以各种方式缅怀英烈、祭奠逝者、祭扫陵墓、悼念先人、寄托哀思,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节日。按照传统风俗,节日期间,人们会上坟烧纸、说冥物、燃放鞭炮,以表达思念之情。
早上,一大早我们就上山扫墓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话是这样说,可今早的天气却格外令人清爽。扫墓时,大人们提着糕点、水果、米酒、肉,我们小孩就在后面拿着锄头、铲子屁颠屁颠地跟着。
我们只需要去爷爷的墓碑,首先是把墓前的草除掉,然后再松土。爸爸把折来的柳枝插在坟头。他说:“爸,你在那边要好好的,今年国家不让放鞭炮点火,你不要介意。我就插柳枝在这,让绿荫成为你最好栖园。”接着,我们就屈膝跪下,向爷爷磕了三下响头。最后,爸爸拿到毛笔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了一遍。
清明节不仅是祭奠祖宗的时候,还是春游踏春的好时机。
我们去山上的一块平旷工地放风筝。妈妈说:“快点放风筝了,把不好的事吹掉。”我们每个人都写了自己的心烦事,让它随风而逝。但唯独奶奶没写烦心事,因为她心里装的是我们。她写道:“老头子,你保佑啊,保佑你的儿子、媳妇心想事成,保佑你的孙子、孙女快快乐乐的,考到博士研究生。”奶奶没写她自己,我拿到笔在后面写下:爷爷,您让奶奶身体健康,让她多陪我们,不要把她从我们身边带走。
这一天,虽是清明节,但我们却很快乐,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