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救救莒县焦原山!
请救救莒县焦原山!
莒县近日最火爆的话题无疑是“莒国古城”的首期开业迎宾,
对于千年人文渊薮的莒地来说,一座莒国古城无疑是承载起从先秦莒国到两汉琅琊国、城阳国、东莞郡再到千年莒州城的文化载体。
千年莒城不离沭水河畔,莒城历经千年沉浮兴衰,终得复建!
历朝历代,对于州志县志来说,修筑城池无疑都是值得撰记立碑的大事,
兵荒马乱时,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就是保境安民的最大依仗。
而太平盛世,一座层楼叠榭的古城就是游人如织的文旅载体。
这无疑是本届以孟青书记为代表的莒县县委县政府和全县120万人民为子孙后代留下的最宝贵财富。
在万千游人纷至沓来徜徉在莒国古城的复原的雕梁画栋,青砖黛瓦、千年云烟、古风雅韵之时。
殊不知莒地另一处曾在史海钩沉中,赫赫有名的真正古迹却即将迎来灭顶之灾。
沭河千年流淌南下,流经长岭镇朱家课庄一带,如今只是一座静谧到无人问津的小山头。
翻开史册,却曾经是李白千古名篇《梁甫吟》中的“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中的焦原石。
在四库全书《太平寰宇记》中记载“焦原山、在莒州南四十里,记云:莒有焦原,临百仞之溪,人莫敢近,莒之勇士登焉”
焦原在县南三十六里,俗名横山,尸子曰:莒有焦原者,广寻常五百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者,莒勇士登焉。汉志谓之:峥嵘谷。俗曰:青泥巷,两峡峻立如巷故云,又列子云伯昏瞀人登高山,临百仞之渊即指此。
根据史册记载,焦原山本就是一块巨石,宽一寻,长五百步,换算为今度量为宽147.84米,长924米,一面壁立沭河激流涌湍一面是深不见底的瀑立深潭。
经过莒地诸多热爱家乡莒地文化的有志之士醉心浩瀚史册,实地踏查,最终在2014-2018年间在莒县长岭镇朱家课庄村沭河旁找到了焦原石古迹。
如今沧海桑田、地貌大变。经历了沭河千年泥沙淤积、1668年郯城大地震山川易景、沭河改道和刀耕火种的地貌改造。无论曾经的峥嵘谷、青泥巷、焦原石、百仞溪皆已不复存在。
但沭水拖蓝,唯有凤凰山伴随焦原石古迹在千年风华中等待新生。
但随着近日莒县征集沿沭河修建沿河大道,原本传言只修西岸,在最新规划方案中,两岸都修,且图纸已经基完备即将终稿。而位于长岭镇朱家课庄村的焦原山正处于沭河东岸。
原本以为朱家课庄村负责人会在上级规划沿河道时,会在熟知焦原石的历史价值和古迹意义基础上,保护好焦原石这一千年古迹,但是最终却因为怕修路侵占本村耕地,而要求新的沿河道必须从焦原石上修建通行。
而一旦按照直穿焦原石的沿海修路方案,恐怕饱经亿万年风雨,载于中华民族史册2000余年的人文景观将彻底毁于一旦,荡然无存!
焦原山这座莒地龙门曾经以“焦原侧足”、“雕虎焦原”等成语永远存在于繁衍不息的中华文明中,成为“焦原”这一名词中,特定的巨石之名。
即便今时今日,我们不去发掘保护,未来子孙后代也必然有人会踏遍莒地找寻“焦原石”这处古迹,我们又如何有颜面去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鼠目寸光而彻底毁掉这处真正的古迹?
当然不可否认,沭河沿河修路是一件造福莒县百万人民的大好事。但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拿着规划设计院和交通部门匆匆制定的一纸规划,就毁掉真正的古迹,然后用水泥钢筋浇筑起一座座崭新的“古建筑”,来告诉后人,这里曾经存在过一座焦原石,就是李白《梁甫吟》中的焦原侧足之地。
一座古城池,即便消失、总会留下痕迹、
一座古建筑,即便坍塌,也总会复建好。
而一座大自然鬼斧神工,天然雕琢的巨石,一旦彻底摧毁,找几台挖掘机,切割设备,可能一两个月就彻底荡然无存。
即便这座巨石曾经如泰山岱宗、杭州西湖、庐山瀑布、黄河壶口一般,千百年来被古人今人***一景,被诗歌流传。
一旦彻底毁掉,那就是真正的毁掉,不复存在,无法复原。
莒地龙门焦原石、峥嵘谷、青泥弄都将彻底变成莒地的不解之谜,历史疑云。
从某种意义来说,焦原石不是你朱家课庄的集体财产,更是整个莒县、整个中国、整个华夏文明的***同集体财产。
朱家课庄无论从何种意义上都没有资格以一己之力去毁掉这座承载了千年人文渊薮的巨石。
但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朱家课庄第一次对这座巨石动刀,就在十多年前,焦原石大部分被朱家课庄卖给了莒县某集团切割石材(当时尚未考证出此地为焦原石),万幸只是切割了焦原石南部一部分后,因经营者效益不佳,放弃继续切割,才保留下来焦原石的中部和北部精华部分。
但是如今沿河道路的修建必然会将焦原石拦腰截断,为了修路彻底拉平。
难道我们非得在这代人手里,彻底将焦原石置于死地,不得善终?
即便不开发,也不能留给焦原石一条生路?
我们赞颂莒县现任执政者能够尊重莒地千年历史的基础上,复建莒国古城,保留下来莒文化一脉文明传世,更期盼孟青书记能够重视莒地真正的历史古迹的保护。给莒地龙门焦原石一条生路。
甚至能否在现有沭河沿河道路规划方案的基础上,能够重视对焦原石的保护性开发,
就像岚山的海上碑一样,“星河影动”、“撼雪喷云”,“万斛明珠”、“砥柱狂澜”历经数百年海枯石烂,依然屹立在海州湾畔,成为岚山文化底蕴的象征。
焦原石上,也可以以《梁甫吟》,“雕虎焦原”等诗歌典故入手,变成莒县沭河沿河景观带中最具有人文精神的一处景观!
沭河长流,不舍昼夜。莒国古城,曾经绝唱,如今复苏而繁花以锦。而孤独的焦原石,宛如垂暮的老人,深藏着无穷的故事和传说,被人遗忘。
而千百年来的莒地龙门,峥嵘谷下,希望孟青书记能够为莒地留下这座焦原巨石,别让我们的后人只能在历史典籍中探寻焦原石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