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现代诗)写作技法(3)——押韵和排比
? 前面已经两篇已经讲了一些场景描述,有关“兴”的写作技法,在这里我们分析一下,语言结构的写作技巧。
? 第一个写作手法是押韵,古今中外的诗歌作品都有大量的押韵的诗歌,押韵即意味着读起来朗朗上口,古代诗人们有切韵、平水韵等韵书,对于写词人来说,词牌名规定了平仄,这些规则虽然是硬性刻板的,但是促成语言上的韵律美。拿下面这首王北车的《陷阱》来说,加粗的尾字都押了i的韵尾,韵尾的增加为写作有所辅助,譬如把所有i结尾的音节挑选出来,bi,ji,ni,li,ti,xi,qi,yi,pi,ai,si,di,zi,ci,mi。当我们想描述场景或事物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联想的方式找到能够押韵的词藻,押韵的示例还有很多。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杨宗纬的《越过山丘》(高晓松作词)。
? 有一个押韵的示例《盗将行》,这首歌我不清楚读者听过后的态度如何,但是很明显,为了押韵,“与虎谋早餐”都写出来了,在表达方面有诸多漏洞。
? 第二个手法是排比,排比的手法有点像对联的对偶。在完善语言结构方面,通过相同结构的语句描述事物,可以强化韵律和情感基调。比如很火的广场舞歌曲《酒醉的蝴蝶》里面有一句“春去镜前花,秋来水中月”就是这种手法。在其他作品中,比如陈绮贞的《旅行的意义》开头是由两段结构相同的句式组成。
? 还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难念的经》,可以说在现代与古典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歌词精湛绝妙,意境深远,作为《天龙八部》的主题曲十分契合。它的开头也是采用排比的方式,且用词得当,仅仅“葬落日”一词就很很大气磅礴。
? 类似的,歌曲《南飞雁》也是采用同样形式的开头。总的来说,排比按照之前提到的“赋比兴”分类,属于“赋”的形式,通过排比铺陈,有韵律美和统一的意境。对于写作来说,不仅开头,任何地方都可以用排比,舒婷的《致橡树》里面用到了好多,因为这里面是对于两者的描写,橡树和木棉的关系,这些排比在这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