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诗中,用推好还是敲豪,为什么?

一、“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比"推"好的原因是——

1、僧人“敲”着寺门,更能显出月夜的寂静,而“推”字却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

2、典故

有一天,贾岛骑在驴子上,忽然想出这一联,自以为得意,然作“推”作“敲”,颇费踌躇,于是在驴背上苦苦思虑,还不断用手作推敲之势。这时,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走了过来,贾岛忘了回避,一头撞上去,被押至韩愈面前。韩愈得知情由后,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代他思索,最后认为“作敲字佳矣”。为什么敲比推好呢?因为李凝是幽隐之士,与外界绝少交游,作者(也就是诗中的“僧”)深知其为人,一定在家,所以带有自信,径直敲门。另外,既是夜间,怎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呢?想必是敲门声惊起了宿鸟,引起噪动。如果用“推”字,就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

二、附原文如下: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译文

幽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草睛伸进荒园。

夜晚池塘边上,小鸟栖树;月光之下,老僧敲门。

归途中走过小桥,田野色彩斑斓。白云飘飞,山石如在移动。

暂时离开此地,不久就将归来,相约***同归隐,到期绝不失约。

简析

《题李凝幽居》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此诗虽只是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却因诗人出神入化的语言,而变得别具韵致。诗人以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等寻常景物,以及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寻常行事,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质朴简练,而又韵味醇厚,充分体现了贾岛“清真僻苦”的诗风。其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历来脍炙人口。

三、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浪)仙,人称诗奴,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