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月饼的诗句有哪些?
1、《吉林纪事诗》 清 沈兆褆
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聚食合家门不出,要同明月作团圞。
译文:中秋鲜果列晶盘──中秋的新鲜瓜果排列在晶莹的盘子中。
饼样圆分桂魄寒──清寒的月亮像月饼一样的圆。桂魄:喻指月亮。
聚食合家门不出──全家人在一起聚餐不出门。
要同明月作团圞──要同今宵的明月一起来个大团圆。
2、幽州土风俗 清彭蕴章
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幡然嫦娥窃药手,奔入广寒归不得。
译文:写月饼上图案多样,有“月中蟾兔”、“嫦娥奔月”之类的装饰性图案,不禁让人想起嫦娥奔月的悲伤故事。
3、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北宋 苏轼《月饼》
释义:吃月饼就像吃月亮,中间酥酥甜甜。安静的品尝,因想念故乡流下的泪把毛巾都弄湿了。
4、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清 袁景澜《咏月饼》
释义:用特殊的模具制作月饼,名称也各异,是菜单上的亮点。因月饼师傅的巧心,使月饼像月亮一样美丽。
5、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聚食合家门不出,要同明月作团乐。--清代末 沈兆褆《吉林纪事诗》
释义:中秋的新鲜瓜果排列在晶莹的盘子中,清寒的月亮像月饼一样的圆。桂魄:喻指月亮。全家人在一起聚餐不出门,要同今宵的明月一起来个大团圆。
扩展资料:
中国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饮食习俗。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赞美月饼,从中可知宋时的月饼已内有酥油和糖作馅了。到了元代,相传人们曾利用馈赠月饼的机会,在月饼中夹带字条,约定八月十五夜,同时行动,杀死赶走蒙古“鞑子”。到了明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更加普遍。
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经过元明两代,中秋节吃月饼、馈赠月饼风俗日盛,且月饼有了“团圆”的象征义。经清代到现代,月饼在质量、品种上都有新发展。原料、调制方法、形状等的不同,使月饼更为丰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苏式、广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种。月饼不仅是别具风味的节日食品,而且成为四季常备的精美糕点,颇受人们欢迎。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五仁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至于月饼这个名词的来历,已无从考证。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留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或许这是月饼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及月饼做法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