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生气节的诗句
1.有关书生的诗句
1.《暮闺》诗人: 龙辅 朝代: 宋代
暮闺翘首觉愁添,凿壁书生隔翠烟。独向嫦娥再三拜,殷勤为我到郎边。
2.《道上》诗人: 王遂 朝代: 宋代
夹道香烟笑语欢,老翁扶立小儿观。书生未有丝毫毫力,定忆前回去长官。
3.《书叹》诗人: 陆游 朝代: 宋代
雨夜孤舟宿镜湖,秋声萧瑟满菰蒲。书生有泪无挥处,寻见祥符九域图。
4.《述志》诗人: 陆游 朝代: 宋代
椎牛酾酒千人帐,破浪凌风万斛船。常恨书生无此快,一生低首短檠前。
5.《太息》诗人: 陆游 朝代: 宋代
书生忠义与谁论?骨朽犹应此念存。砥柱河流仙掌日,死前恨不见中原。
6.《系舟》诗人: 陆游 朝代: 宋代
系舟江浦待潮平,叹息无人***月明。历尽世间多少事,飘然依旧老书生。
7.《醉吟》诗人: 陆游 朝代: 宋代
少日沉迷汗简青,如今毁誉两冥冥。书生弄笔如何信,只合花前醉不醒。
8.《南园》诗人: 李贺 朝代: 唐代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9.《读西汉》诗人: 王令 朝代: 宋代
汉得孤秦万弊时,当年丞相要无为。洛阳年少空流涕,谁谓书生果有知。
10.《李白图》诗人: 唐寅 朝代: 明代
李白才名天下奇,开元人主最相知。夜郎不免长流去,今日书生敢望谁。
2.描写书生的诗句李贺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刘禹锡 从此世人开耳目,始知名将出书生。
白居易 莫言鲁国书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
陈陶 莫道羔裘无壮节,古来成事尽书生。
杨炯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纶 茂陵秋最冷,谁念一书生。
陈亮 向来谋国,万事尽出汝书生。
刘克庄 薄命书生鸡肋尔,却笑尊拳忒重。
刘克庄 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3.关于书生赶考的诗句1、若个书生万户侯唐李贺 《南园》
2、胜作一书生唐杨炯 《从军行》
3、白发书生神州泪宋刘克庄 《贺新郎 九日》
4、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现代毛主席 《沁园春·长沙》
5、不独笑书生争底事宋苏轼《满江红 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6、问书生、何辱何荣宋苏轼 《行香子·三入承明》
7、昔有书生荐寿杯宋王以宁 《鹧鸪天·昔有书生荐寿杯》
8、孤坐书生能意就宋王之道 《减字木兰花·鳖头龟手》
9、不奈书生习气宋杨无咎 《水龙吟·智琼娇额涂黄》
10、旧日书生宋沈瀛 《柳梢青·相逢今夕》
11、万事尽出汝书生宋陈亮 《水调歌头·事业随人品》
12、谁识书生心事宋魏了翁 《水调歌头·高氏八千古》
13、长把书生阁束宋魏了翁 《水调歌头·堪怪两外府》
14、会得音书生羽翼宋黄机 《浣溪沙·流转春光又一年》
15、书生老去宋刘克庄 《沁园春 梦孚若》
16、饶得书生穷命宋刘克庄 《念奴娇·比如去岁前年》
17、白发书生神州泪宋刘克庄 《贺新郎·湛湛长空黑》
18、薄命书生鸡肋尔宋刘克庄 《贺新郎·谪下神清洞》
19、怅书生浪说宋陈人杰 《沁园春·我自无忧》
20、忍及书生宋陈人杰 《沁园春·尽典春衣》
21、未必书生能点墨宋无名氏 《望江南/忆江南》
22、千古书生元元好问 《江城子·草堂潇潇淅江头》
23、空自笑、洛下书生元虞集 《苏武慢·放棹沧浪》
24、书生怜白发元王冕 《漫兴 其六》
25、白首书生乐太平宋陆游 《春游》
26、天公元不负书生宋陆游 《冬夜》
27、不妨也是一书生宋陆游 《读史》
28、天公成就老书生宋陆游 《读书》
29、书生不自怜宋陆游 《遣兴》
30、百年铅椠老书生宋陆游 《秋思》
31、书生事业无多许宋陆游 《秋思》
32、书生饿死寻常事宋陆游 《秋思》
33、自笑书生无寸效宋陆游 《书事》
34、书生有泪无挥处宋陆游 《书叹》
35、天公不负书生眼宋陆游《书喜》
36、书生事业绝堪悲宋陆游 《有感》
37、枉着书生待鲁连元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
38、书生技痒爱论量元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
39、书生辛苦竟何为宋张九成 《论语绝句一百首》
4.形容气节的诗句从 军 行 (选一) ★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 塞 (选一) ★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少 年 行 (选一)
唐·王 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岑 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和张仆射塞下曲 ★
唐·卢 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少 年 行 (选一)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夏 日 绝 句 ★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牡 丹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示 儿 ★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州 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初入淮河 (选一)
宋·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题 临 安 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 安 军 ★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谁同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搜话子侄
元·虞 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题郑所南兰
元·倪 瓒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望 阙 台
明·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马 上 作 ★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榆 河 晓 发
明·谢 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渡 易 水
明·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海 上 (选一)
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清·郑成功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一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秣 陵
清·屈大均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漫 感
清·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己 亥 杂 诗 (选一) ★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5.有气节的的古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唐?杜牧> 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 6、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唐代乐府名。
李白的《塞下曲》***有六首,反映唐代反击西北部少数民族侵扰战争情况。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描写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现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诗的前四句描写景物,极写边地的酷寒,以表现戍边将士为国御敌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全从侧面写出,意脉贯通,措语天然,不拘格律。诗的后四句刻画人物,表现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戍边将士的英勇、警惕。
从结构上看,前四句对艰苦环境的描写,正是为后四句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作铺垫,足见作者构思的匠心。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概括生活,表现主题。
如以五月天山寒冷、无花无柳而只能闻《折杨柳》曲来衬托边塞环境的艰苦,以“随金鼓”和“抱玉鞍”来硐终绞棵欠苡律钡屑案叨染枥纯艿那榫啊=嵛擦骄洹霸附陆#蔽堵ダ肌保舜娼棵侵笔阈匾埽且粼巷希坪雷常泶锪耸乃老呋迹⒐Φ脑竿刖鲂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剑外,指剑门关以南,也称剑南,这里代指古代蜀地。蓟北,即蓟州,指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南部一带,是安史叛军举兵叛乱地。
由于个人的生活遭遇和身处复杂动荡的时代,杜诗大多都有沉郁、悲凉、凝重的色彩,但此诗却不同,它一扫往昔沉郁悲壮的气氛,写得大喜若狂、轻快明朗。 首联点明事实原委,写诗人虽偏居“剑外”,但听到官军收复了遥远的“蓟北”后,喜极而泣。
河南河北被收复,曾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安史之乱被平定,想着自己即将会与广大人民一样获得安定的生活,诗人怎能不喜极而泣、热泪纵横呢? 颔联两句以转作承,着笔深化,写出了诗人的妻儿子女笑逐颜开、欢天喜地的心情,这使得诗人更是激动万分,从而漫卷诗书、兴高采烈。此两句妙笔传神,诗人那种大喜欲狂的情状,跃然纸上,惟妙惟肖。
诗的后两联,继续就喜意升华,由前面的国喜、家喜,转入写喜归,表达了诗人意欲开怀痛饮,放声高歌,准备趁着大好春光早日返乡的心情。 这是一首有名的“快诗”,开篇伊始,即运笔如飞,四联八句,一气呵成,情感炽烈。
它之所以 脍炙人口,千古传唱,主要在于它深刻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南 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释:吴钩,一种形似剑而弯的刀。
春秋时吴人善铸钩,故称。这里泛指武器。
凌烟阁,古代朝廷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像的高阁。 这是李贺所写《南园》诗十三首的第五首,表达弃文就武,为国家统一事业建功立业的的愿望。
诗的首句“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势急切,气魄豪迈,既是泛问,也是自问,在鼓动别人的同时,也在鼓励自己,抒发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爱国情。接下来的次句承前启后,气势磅礴,喊出挥刀杀敌、驰骋战场、收复失地的心声,字里行间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希望国家统一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令人读了为之精神振奋。诗的后两句则是呼吁有志男儿“带吴钩”效命沙场,以鼓励别人和鞭策自己能像凌烟阁上那些功臣一样,为国建功立业。
(当然,联系作者的身世来看,诗中也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全诗运用设问、借代等修辞手法,语言通俗易懂,壮志豪情与爱国热情溢于字里行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里泛指边地。 诗的前两句点明自己虽然年迈力衰独处孤村,但并不悲哀绝望,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表达出诗人对复国大业充满胜利信心。
“不自哀”以“僵卧孤村”来反衬,更显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心头始终郁结着慷慨之情,所以当夜深人静、听窗外风雨时,触景生情——由风雨大作的气势联想到官军杀敌的神威,诗人激动不已,即便入梦也是铁马冰河,从而抒发了诗人宝刀不老,愿为收复中原大地而驰骋杀敌的壮志豪情。
6.有关民族气节的诗句有哪些1.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____高蟾《金陵晚望》
2.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5.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6.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____陆游《金错刀行》
7.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8.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____杜牧《泊秦淮》
1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11.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12.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3.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____陆游《病起书怀》
14.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杜甫《春望》
15.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____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1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___屈原《离骚》
17.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____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8.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____文天祥《扬子江》
19.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____陆游《示儿》
20. 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____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21.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2.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
7.有关气节的诗句《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3、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8.形容书生的诗词《南园》
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从军行》
年代: 唐 作者: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春游》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杏花天气喜新晴,白首书生乐太平。
小陌秋千虽隔世,名园祓禊尚关情。
山林自古流觞地,弦管谁家送酒声?蓴菜鮆鱼初满市,莫将羊酪敌南烹。
《冬夜》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悠悠孤梦伴余酲,窗下寒灯黮闇明。
雪意欲成风正恶,渔舟忽过雁群鸣。
志衰但有徂年感,身没应无后世名。
犹幸耄期身粗健,天公元不负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