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宜昌晚明文人雷思霈的茶诗及诗中的宜昌茶
白洋山茶
楚人焙茶腻黑膏,楚人煮茶老红乳。
猿臂姜牙狮面椒,和盐点末沸波起。
仙掌蝙蝠那得仙,紫涧虾莫①空有紫。
巴人赝草市西夷,羌种贱值欺南贾。
从此茗神②走吴越,竟陵井枯渐儿死。
吴越妙手推僧寮,绿沉③枪尖小如米。
阳羡虎丘④不易得,天池龙井谁堪比。
初春我到白洋山,白洋老衲采山圃。
翻成玉屑剖黄文,蒸勲霞峰流石髓。
色同明月吠玻璃,香胜湘洲采兰芷。
割取善溪⑤一溪云,吸尽清江半江水。
拨闷肯将酪作奴⑥,洒心⑦真与禅同旨。
天公昨夜解酲时,添尔茶星斗□裏。
校注
①虾莫:疑是“虾蟆”之误。紫虾是一种珍稀佳肴。
②茗神:指茶圣陆羽。唐肃宗乾元元年(758),陆羽来到升州(今江蘇南京),寄居栖霞寺,研究茶事。次年,旅居丹阳。唐上元元年(760),陆羽从栖霞山麓来到苕溪(今浙江吴兴) “闭关对书”,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③绿沉:浓绿色。
④阳羡虎丘:与天池龙井均为中国古代名茶。
⑤善溪:溪流名,源出黄龙寺。今属宜昌猇亭和白洋化工园区。
⑥酪奴:茶的别名。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正觉寺》:“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惟茗不中,与酩作奴……彭城王重谓曰:‘卿明日顾我,为卿设邾?莒之食,亦有酪奴。’因此复号茗饮为酪奴。
⑦洒心:荡涤心中的襍念,彻底悔改。《庄子?山木》:“吾愿君刳形去皮,洒心去欲,而游於无人之野。”
因为在外出差,看见大家在群里发表的关于这首茶诗的讨论,非常有兴趣。也想来谈谈我个人的粗浅的理解。首先感谢大家挖掘出这么好的关于宜昌茶的茶诗,我也得了意外惊喜。
以下纯粹个人愚见,手头又没资料,草草而就,先抛出来,请方家指教,以期更准确把握:
——刘伟华(三峡职院教授)于杭州。
《白洋山茶》
雷思霈
楚人焙茶腻黑膏,楚人煮茶老红乳。
猿臂姜牙狮面椒,和盐点末沸波起。
(茶文化起源于古巴蜀地带,从魏晋南北朝时起,峡江地带流行羹饮之法,茶叶经过蒸青处理后,直接与生姜、花椒等混煮,连同茶叶等一并饮用,谓之吃茶。现在很多少数民族仍然沿袭这种习俗。到唐代,茶叶生产制作工艺发展,茶叶经过采、蒸、捣、拍、焙、穿、封等工序,做成团饼状,为便于保存,表面以米膏涂抹。饮用时,以茶饼近火烤热松散,用茶碾碾成粉末,罗筛筛分以后,将细细的茶末投入到煮水的釜中,为免除异味和消除茶的青气,唐人会以少许盐佐之。煎茶煮水非常讲究,陆羽有专门的“三沸之说”——现鱼眼为一沸,舀出一勺作育华之用;候边沿涌泉连珠为二沸,当中投下茶末,并以茶筅搅拌;等釜中之水腾波鼓浪谓三沸,以茶杓分出茶汤,即可饮用。至唐末,开始出现点茶法,宋时大兴,煎茶点茶并行。后传播到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仙掌蝙蝠那得仙,紫涧虾莫①空有紫。
(当阳玉泉寺仙人掌茶,因唐李白赋诗作序而得名并成为有名的禅茶。李白盛赞此茶生长环境优良,有千年白雪蝙蝠居于此地,仙人掌茶能振人枯扶人寿,常饮能返老还童。这里应该是说仙人掌茶也许空有虚名。“紫涧虾莫空有紫”之句,应该是说夷陵区域自古有好茶,“茱萸”“明月寮”“小江园”久负盛名。西陵灯影峡有蛤蟆泉,历来为品茶好水,陆羽“峡州扇子山有石,泄水独清冷,状如龟形,俗云蛤蟆口水第四。”南宋陆游也曾有诗专门吟诵,“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作者认为这里虽有好茶好水,但茶叶加工工艺落后,品饮方式原始,陆羽内心是瞧不起的,《茶经》有“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就是他针对峡江地带茶饮方式的态度。)
巴人赝草市西夷,羌种贱值欺南贾。
(应该是指当时夷陵区市面上卖的多是巴山即今巴东恩施出产的茶,甚至外地的茶以低贱的价钱来欺骗南方的茶商。)
从此茗神②走吴越,竟陵井枯渐儿死。
(此句言说陆羽离开峡州,到达江浙一带,竟陵即现今天门,是陆羽家乡,有专门为纪念陆羽而建的文学井,因为陆羽曾被圣封陆文学,但他辞而不就,陆羽,字鸿渐,收养他的天盖寺主持智积禅师昵称其渐儿。陆羽在考察了峡江地带茶叶种植加工品饮以后,就顺长江流域往九江、常州、最后到达浙江湖州,在苕溪隐居,开始著述,结识皎然颜真卿等,在皎然的帮助下,进一步深入探究茗理,举办茶会,开始形成稳定的陆氏煎茶法,中国最早的茶艺定型。作者认为陆羽对峡州茶饮比较失望以后远赴江浙,对峡州来讲,陆鸿渐的出走,是一个最大的损失。)
吴越妙手推僧寮,绿沉③枪尖小如米。
阳羡虎丘④不易得,天池龙井谁堪比。
(江浙吴越一带茶叶加工技艺的进步发展,得益于寺庙的参与与促进,茶与禅门寺院历来结缘,有名山出名寺,名寺出名茶。绿沉枪尖应该是指江苏碧螺春,还有虎丘的阳羡茶从唐代开始成为贡茶,杭州龙井品质精良,无与伦比。这些都是称赞江浙的茶叶工艺,与峡州对比。)
初春我到白洋山,白洋老衲采山圃。
(白洋山,是否即夷陵区域现枝江白洋?此处有禅院,当时应有僧人种茶。)
翻成玉屑剖黄文,蒸勲霞峰流石髓。
(翻,翻炒,抖动,应该是炒青的手法。唐宋以前,茶叶加工以蒸青为主,寺庙里也有炒青出现,旋摘旋炒,明代也主要以炒青为主。白洋山的茶,应是颜色浅绿带黄的,似乎古时峡江地带茶都有此特点。郑谷《峡中尝茶》就有这小江园茶之句“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开汤以后,茶烟氤氲,就像云雾缭绕涧水流淌之处的云蒸霞蔚。)
色同明月吠玻璃,香胜湘洲采兰芷。
(茶汤颜色晶莹透亮,如同琉璃碗中的明月,香气堪比湘洲的芷兰。品质优良的茶,都有天然花香。)
割取善溪⑤一溪云,吸尽清江半江水。
(这样的好茶,生长环境优良,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宵降,与善溪的云,清江的水,相得益彰。)
拨闷肯将酪作奴⑥,洒心⑦真与禅同旨。
(两句言说茶之功效。“酪奴”见北魏王肃之典故,本来是说茶不如酪,故称酪奴。这里反过来说,白洋山寺庙的茶非常好,可以醒神除闷,酪只能给茶做奴婢了。它能清心神出尘表,滤除内心的杂念烦闷,真的与禅机同理。这也是常说的茶禅一味。)
天公昨夜解酲时,添尔茶星斗□裏。
(作者说因为茶功巨大,老天爷因喝了这个茶而解了宿醉,因此,欣然把茶星也就是陆羽纳入满天星斗之中,给他崇高的地位。宋范仲淹《斗茶歌》有“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之句,星指陆羽。)
整首诗,既蕴含作者对以往峡州茶的骄傲与遗憾,也饱含作者对家乡白洋山寺庙茶的极力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