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

1. 过去事实的记载。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纳 鲁肃 於凡品,是其聪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裴松之 注引《吴书》:“[ 吴王 ]志存经略,虽有馀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 2. 指已过去的事实。

*** 《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资本主义绝种,要使它……变成历史的东西。

” 3. 经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这便是野鸡道台的历史了。

” 清 黄人 《<钱牧斋文抄>序》:“其文乃雄奇变化,随其一生之历史而自为风气。

” 老舍 《骆驼祥子》二一:“ 夏太太 大概不会留着个知道她的历史的仆人。

” 4. 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

金一 《文学观》:“从古帝王之业,真能赤手开创而无所凭藉者,历史上,多不过三四人。

” ***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中国 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 菡子 《源远流长》:“历史在发展着,丰富着。

” 5. 指历史学科。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中国 学问,待从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历史,就该另编一部。”

编辑本段词语意义

广义历史: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狭义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学:研究历史的学问,简称史学。

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历史学:世界上一切科学都可以称为历史学。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 狭义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

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

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

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

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

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

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

而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

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

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相关书籍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

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

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

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

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文学是由语言文字组构而成的,开拓无言之境),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由于出版和教育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已经失去其垄断地位成为大众文化的一支。

产生了所谓的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之分。

我个人认为,历史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是真实存在的,而文学很大程度上是杜撰的,也许会有一定的历史依据,文学存在于历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