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来历
关于对联的起源,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对联的源头,基本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一般认为,对联的前身是“桃符”。
据《淮南子》说,所谓桃符,又称“桃梗”,是两块“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悬挂在正门左右门扇上用来驱鬼镇邪的桃木板,上面分别画着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shū)”和“郁垒(lǜ)”的神像,或者写着他们的名字——左神荼、右郁垒。
这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门神”。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汉以前,我国中原地区民间过春节就有家家户户悬挂桃符的习俗。
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说,在茫茫大海之中,有一座山名为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这棵桃树铺天盖地,树枝盘旋曲伸有3000 里。在桃树树枝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地方桃枝稀疏,形成了一个门,叫做“ 鬼门”,天下所有的“鬼”都从这里进进出出。
“鬼门”上有两位神人——一个名叫神荼,一个名叫郁垒,他们负责识别天下的鬼。凡看到不讲道理专门祸害人的“恶鬼”,他们就把它们用芦苇编成的绳子捆起来喂给老虎吃。因为这兄弟俩能帮人驱鬼避邪,于是黄帝向全国发布了一道命令,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用桃梗刻制神荼、郁垒像,除夕那天悬挂门前;
同时,在大门上端悬挂芦苇编的绳索,二门上要画一只老虎,用来避免妖魔鬼怪的侵扰。那时候起,人们就设立大桃人,在门上钉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和老虎的像,在门上面悬挂苇索,用来驱邪伏魔。
大约稍晚些,人们又嫌刻木人太麻烦,于是就直接在桃木板上画两个神像,题上神荼、郁垒的名字,于除夕下午挂在门两旁,以压邪祛鬼。然而,一边是两个字的“郁垒”,另一边是一个字“荼”,写出来不对称,也不美观,于是有人就在“荼”的前头加个“神”字,成为“郁垒”“神荼”。
这不妨看作最早的人(神)名门对,这就是“桃符 ”。它的出现是产生对联至关重要的一步。
直到宋代,对联中的“春联”还是被称为“桃符”的。联语却不限于题写在桃符上,而是用在楹柱上,后人名曰“楹联”。“桃符”真正被称为“春联”,还是明代的事。据明代文人陈云瞻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
帝都金陵,除夕前勿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游,观赏笑乐,他还亲笔给学士陶安等人题赠春联。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终于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风尚。
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从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和宋王安石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也看出春联与桃符的关系。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用吉祥话代替两位神仙的名字,用普通木板(或红纸)代替桃木板,才完成了对联的演变。
那么,我国文化史上最早的一副对联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对联界也有多种说法,一般都认为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
关于孟昶题桃符版事,《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张唐英的《蜀梼杌》、黄修复的《茅亭客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识》等都有所载。
例如,《蜀梼杌》一书中说:“蜀未归宋之前,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
清代梁章钜《楹联丛语》也记载:“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该书认为:五代十国中的后蜀国君孟昶在归宋前一年的除夕,自命笔题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为春联之始,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其所以如此,内中有一个情节,鲜为人知,说北宋灭蜀之后在四川的成都设立成都府,随即由朝廷钦命首任知府,授以出任孟昶降宋的仪式。这位知府名吕余庆,恰与孟昶联的“余庆”二字偶合,还不止此,“长春”二字又是北宋开国皇帝的诞生日。以“长春”二字命名号召臣民举行庆祝。
以后把这一天定为圣节。“长春”二字又与孟昶“嘉节号长春”末尾二字巧合——一位知府,一位皇帝,当然人们要奉为神灵,孟昶的春联也跟着行运了。直至今日,仍然在人们的心中,把这副春联命为首创。
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我国甘肃莫高窟一藏经洞里出土的敦煌遗书中就有唐代的春联,这些春联是:
岁日: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立春日:宝鸡能僻(避)恶;瑞燕解呈祥。
立春著户上;富贵子孙昌。
又:年年岁庆;月月无灾。
门神护卫;厉鬼藏埋。
敦煌遗书斯坦因(0610)卷尾题“开元十一年捌月五日写,刘丘子投二舅”字样。这里题的“开元十一年”是公元723年,可见,敦煌遗书春联比孟昶春联早240年。
但事实也还不止于此,李景峰先生为梁石作《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写的序言里提到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副对联:送寒余雪尽;迎岁早梅新。
而且,据《中国对联集成·湖北卷》收集的唐人对联,创作时间最早的一例是《江夏分卷》里的《江夏王(李)道宗题寺门》联:
深山窈窕,水流花发泄天机,未许野人问渡。
远树苍凉,云起鹤翔含妙理,惟偕骚客搜奇。
上述说法终究还无法确定,因为传说更早几百年的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就写过几副有名的对联,而且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据说,有一年王羲之从山东老家琅琊移居到浙江绍兴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便按惯例书写了一副春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
第二天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莺啼北星,燕语南郊”,让家人再贴出去。谁知第二天天亮一看,对联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是除夕,明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大红的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便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
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趁着夜色溜走了。 新年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近年又有人提出,五代时期除夕题联已成习俗。最早的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记》有这段记载,说的是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一联于门上:“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
其妹也作一联:“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虽然联句欠工,但语句皆为骈丽,又题于门上,可以说它们是我国最早载于史书中的对联了。而这副对联,又比孟昶的那副对联早四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