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武唐讽喻诗
感遇三十八首(其四) ·陈子昂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麂翁。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作者简介
陈子昂(公元 661─702) 字伯玉,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其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有《陈伯玉集》。《登幽州台歌》是其传世名篇。
字句浅释
解题:武则天为夺取政权,杀了许多唐朝的宗室,包括太子李宏、李贤、皇孙李重润等。许多大臣为了效忠武氏,纷纷仿效其残忍行径。作者对此残忍奸伪之风十分愤怒,便写了这首讽喻诗。食子:战国时魏国的将军乐羊去攻打中山国,中山国君杀了乐羊的儿子,煮成肉羹,派人送给乐羊。乐羊为表示自己忠于魏国,就吃了一杯儿子的肉羹。殉: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去维护和追求。军功:战功。薄:不看重。相:战国时各诸侯的太子的老师(太傅)。麂:小鹿。放麂翁:指秦西巴。他是中山国君孟孙的侍卫。孟孙猎到一头小鹿,叫秦西巴带回去。母鹿一路上跟着走,不断地哀鸣。秦西巴心中不忍,就把小鹿放走了。
全诗串讲
乐羊是魏国的大将军,
为贪军功,忍心吃儿子的肉羹。
骨肉之情都全然不顾,
这样的人,怎么能对别人忠心?
秦西巴擅自放了小鹿,
却意外地被提拔为王子的太傅。
对孤兽都有恻隐之心,
何况君王,他必能忠诚地服务。
言外之意
忠义、友情,乃至世间一切人际交往,都要出自真心善念才能持久。魏文侯和中山君都懂得这一点。乐羊有战功,魏文侯就重赏他,但却不重用他,怕他这种连儿子的肉都能吃的人本性残忍,将来坏了国家大事;秦西巴擅自放了中山君的猎物,中山君不但没有降罪于他,反而提拔他当了自己儿子的老师,去教育未来的国君,因为他放走小鹿纯属善念,没有半点私心。为了心中善念,宁愿得罪国君、甘受罪罚,这种人才靠得住啊。
随着社会的败坏、人性的沉沦,许多统治者都只能以名利来笼络人心。更有甚者,专以小利收买社会残渣、甚至狱中罪犯,用以残害心地善良的好人。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扼杀人们的诚心与善念、加速社会的败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