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会颁给一个音乐人
此次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真正让大家震惊的,不是所谓的非热门人选,而在于鲍勃·迪伦更多以音乐人(作曲家)的身份知名,在很多人心目中,他并非以小说、诗歌等传统文学形式创作而闻名的作家。
当然,鲍勃·迪伦绝对称得上是乐坛上教科书式的人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鲍勃·迪伦与他的摇滚乐风靡世界,《在风中飘荡》、《像一块滚动的石头》等歌曲至今仍广为传唱。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处在一个混乱的年代,肯尼迪总统遇刺、反越战运动、女权运动、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运动、嬉皮士运动、性解放运动等等,各种思潮主张在美国盛行。而与此同时,这也是一个文化繁盛的时期,“垮掉的一代”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后现代主义艺术,以猫王、披头士乐队、滚石乐队等为代表的摇滚乐。鲍勃·迪伦就是在这一时期以摇滚音乐知名的,1962年他推出处女同名专辑《鲍勃·迪伦》。与在美国引起“英伦入侵”风暴的披头士乐队不同,鲍勃·迪伦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添加了更多自己对社会的思考,早期具有明显的抗议民谣风格,与时代的距离更加贴近。 因此,鲍勃·迪伦被视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代言人,也被广泛认为是当时美国新兴的反叛文化的代言人(尽管他本人否认这一点)。
这一次鲍勃·迪伦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在其音乐中融入的思考。 正如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给出的颁奖理由所说的,“鲍勃·迪伦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美国的知识界就开始注意到鲍勃·迪伦作品中的文学价值,甚至有批评家将其称为弗罗斯特之后最伟大的诗人。1976年,美国前总统卡特就曾经在总统竞选中大量引用鲍勃·迪伦的诗句,并赞赏其为“伟大的美国诗人”。1990年1月,法兰西文学院就曾经向鲍勃·迪伦颁发“文学艺术杰出成就奖”。1996年与2006年也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在作品内容上,鲍勃·迪伦紧扣时代主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对社会进行猛烈的批判,这与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里奥·略萨提出的“文学是一团火”的文学主张不谋而和。《滚石》杂志评论称“鲍勃·迪伦的音乐彷佛在暗喻我们的生活,丰富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随时自省隐秘内心和生活现状,增强我们的认知能力,引导我们朝着懵懂未知的方向前进”。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即便是音乐人的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当之无愧。
正如瑞典科学院常任秘书萨拉·丹尼斯在回答鲍勃·迪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家,此次获奖是否就意味着文学范围的扩大时称,“如果我们回首历史,就会发现5000年前的时候,荷马和萨福也写下本应配合音乐吟唱的诗作,我们现在依然在阅读欣赏荷马与萨福的著作,鲍勃·迪伦也是如此。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时代在变化,载体也在变化,中国人常说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不就是很好的据证吗?我们大可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看待这一次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以及他的“音乐范儿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