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具体作品分析王维诗中的空明境界和宁静美
田园山水诗 奠定王维在唐诗艺术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歌咏归隐的田园山水诗创作。他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如《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品巧妙地将动与静、光与色、视与听、境与人等多方面多角度地融合在一起,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自然山水中,诗人感受到了万物生生不息的生之乐趣,精神升华到了空明无滞碍的境界,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 田园山水诗艺术的结晶。因心境空明,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敏锐,象画家一样,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如: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送邢桂州》 )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过香积寺》 )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 )
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终南山》 )
王维山水诗的禅趣与空静之美 王维很早就归心于佛法,受当时流行的北宗禅影响最大,晚年又接近南宗禅,撰写了《能禅师碑》。佛家讲坐禅,即静坐澄心,让心体处于寂灭的虚空状态,这能使个人内心的纯粹意识转化为直觉状态,产生万物一体的感受,进入物我冥合的“无我”状态。这种以禅入定的心灵状态,对王维山水诗的创作影响极大。即他习惯于把宁静的自然作为凝思观照而息心静虑的对象,从而使山水诗的创作别具慧眼,由图貌和求形进入到“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 王昌龄《诗格》 )的意境创造,通过诗境来表达禅境。如其《终南别业》里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可谓思与境偕,神与物会。诗人着重写无心,写偶然,写坐看时的无思无虑的直觉印象,淡泊闲适,空灵自然,极富禅趣。
与坐禅体验相关的,是王维多喜欢写静坐时的感悟,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在对山水清辉的描绘中,折射出清幽的禅趣。王维晚年归隐,确已达到“心静如空”的忘我境界。由于他生性好静而自甘寂寞,他能把独来独往的生活写的很美,如其《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无心于世事而归隐山林,与松风山月为伴,不仅没有孤独之感,反而流露出自得与闲适。著名的《辋川集》二十首,将其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如其中的《鹿柴》、《竹里馆》、《辛夷坞》等,它们让人感受到一片完全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欣赏到在寂寞时方能细察到的隐含自然生机的空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