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畔 青海湖畔僧人的故事
编者按这里我们介绍了一组现代僧人。他们本该是陪伴晨钟暮鼓的僧人,却在不断进取,不但自己学有所成,还筹资办起了学校,为农牧民子弟;他们可以是四处化缘坐等布施的和尚,却搞起了生产,自给自足,改善了寺院条件,还帮助周围群众解决困难;他们是慈悲为怀的出家人,竭尽全力为百姓解除病痛,并培养出众多学生。
拉加寺的晋美坚赞--- 阿旦加
1965年的一天,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乡的一户普通牧民家里添了个胖儿子, 为图吉利,也是表示对儿子的希望,双亲给他取名为晋美坚赞。他的童年是在悠扬的牧歌和娇嫩的羔羊叫声中度过的。10岁那年,他上学了。 3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青海民院预科部,正当他准备参加高考而进行最后冲刺时,老母亲病倒在床。最终他升学的希望成为泡影。应父母之心愿他踏入了佛门 ,出家于拉加寺。
出家后的晋美坚赞仍然不放弃学习,先后到塔尔寺、拉卜楞寺等藏区著名寺院学习深造。1986年9月,他考入青海佛学院学习了3年。在那里,他系统地学习了声明学、因明学、诗学及藏文文法等知识。毕业后,又被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录 取。在高级佛学院,他先后得到专家、学者和藏区有声望的活佛们的指导,佛学 方面进步很大。同时他还自学了汉语言文学及民族宗教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课程。几年的努力不负苦心人,他获得了“三好生”、“优秀学员”等荣誉,并且于19 90年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书。毕业后,他谢绝了一切聘请,又回到了拉加寺。 北京和故乡的强烈对比,使他陷入深思。1992年,晋美坚赞被县藏文中学聘为藏 文教师,这使热衷于学习的他格外兴奋,可是当他第一次走进学校,面对学生们 一张张稚嫩而又充满求知欲的脸和那些简陋的校舍、破旧的教学设施时,他的心痉挛起来。他期盼这里不再被愚昧与落后所左右,期盼这里的学校有更多的人问津。
民族要振兴,经济要发展,离不开教育,离不开科学技术。为了改变牧区教育的 落后现状,他要在拉加寺附近办所私立学校,随之一份在充分调查研究后的充满 自信、分析合理、合乎实际情况的《建校 申请书 》递给了上级有关部门。 从此,晋美坚赞就马不停蹄地到西宁、兰州等地购置教学设备,还去塔尔寺、拉 卜楞寺等寺院聘请任课教师。3个月后,他带着3辆满载教学设备的卡车返回拉加 寺时,他的申请也已得到批准。这一切使晋美坚赞异常感动,备受鼓舞。 在拉加寺附近办学校,州政府批了一块地。但这是一片荒野。建学校不是件容易 的事,晋美坚赞不但投入巨额资金,而且还身体力行参加建校劳动。终于一座建 筑面积为887平方米的“晋美坚赞学校”建起来了。他自筹资金10万元,银行贷款 超过12万元。 “开办一所学校,培养一批有用之材,报答果洛人民的养育之恩”是晋美坚赞的 弘誓大愿。1994年12月15日,晋美坚赞学校终于迎来了第一批学生。1997年,学 校有专职教师6人,兼职教师4人,在校生86人,分设初级、中级、高级三个教学 班,设有校务委员会、教务科、总务科三个职能部门。他自己既是校长,又是老 师,有时还下厨房当炊事员。 晋美坚赞不仅是勇敢的开拓者,而且是位年轻学者。他先后在《章恰尔》、《中 国藏学》等省内外刊物上发表了《论藏族文化的发展》等十几篇论文、诗歌;他 的摄影作品“玛沁雪山”在1994年中国佛教文学艺术比赛中获奖,并选入中日友 好艺术展中展出。如今的他已是青海省青年联合会委员、果洛州佛教协会副会长 、果洛州第九届人大代表了。 教育是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基础,是我们这个社会乃至我们这个民族生存衍续的 一项伟大事业。我们衷心祝愿晋美坚赞学校繁荣兴旺、桃李满天下!
赛达寺的仁庆才仁活佛--- 韩官却加
1947年仁庆才仁出生于玉树称多县店布村,解放初期,年幼的他被选定为歇武乡 萨迦派的赛达寺第十四世转世活佛。如今已年过半百的他,身材魁梧、热情好客 ,言谈话语中能体会到他爱国爱教爱民的一片真情。他曾一度从事过农业生产劳 动,1995年5月,被选为州政协副主席。 玉树自治州高寒偏远,交通不便,贫困落后。仁庆才仁活佛一改过去寺院靠布施 、化缘、募捐养寺的传统,开展多种经营,以寺养寺,组织挖金子、拉沙子等筹 集资金养起牛羊、种上粮食蔬菜、搞运输、经商等等。有了资金,他首先修建了 寺院,改善僧人的修行、生活环境,购置了两辆卡车一辆吉普车,基本解决了寺 院和附近村民的交通运输问题。寺院不但经济自给了,还在社会上办起了公益事 业,救助贫困村民。几年来,他们资助过68户下赛巴村村民盖了新房,5户村民维 修了房屋,其他人家也不同形式地接受过寺院的帮助种子、酥油、茶叶、建材等 ,计4万多元。这对帮助村民渡过难关、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起了重要作用。 那时,寺院***有菜地5亩,庄稼地20亩,每年收获的粮食除自给外,还上缴国家, 自1984-1990年间,***上缴余粮8万多公斤。
仁庆才仁活佛虽是位宗教人士,但他更相信科学,重视教育。为了改变传统农业 靠天吃饭的旧观念,自1990年以来,他同省农科院等研究单位联系,请来科技人 员指导生产,引进优良品种,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使当地贫困面貌逐步得 到改善。他对教育事业也十分关注,积极为办好民族教育事业献计献策,先后投 资5000余元,修建了村小学,解决了部份教材设备。他还经常到学校访问,鼓励 教师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帮助教师解决困难;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科 学文化知识,遵纪守法,热爱祖国热爱党。一次,一位教师生病住院了,他不仅在经济上予以资助,还派僧人去医院护理。不仅如此,他还开了一些讲座,以丰 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他希望家乡多一些藏汉兼通的专业人才。
仁庆才仁活佛还热衷于公益事业。为了使村民们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祖国 发展的新形势和现代科学技术,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他出资安装了电视卫星接 收站,修建了电视室,购置了电视,供村民们观看;他为村委会修建了接待室、 会议室;投资两千余元修筑了乡村公路;响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 先后种植各类树木15000余棵,还引进了新品种,增加了收入,美化了环境;他多 次组织赛马会、文艺演出等活动,活跃了农牧民的文化生活。 赛巴村距县、州驻地较远,交通不便,医疗条件较差,伤病者无法及时得到救治 。仁庆才仁活佛又组织本寺僧人组建了藏医诊疗所,医治人数达21万余人次。诊 疗所的药材大部分是僧众自采自制的,所以基本上是免费治疗。他还常去乡、县 、州看望病人,对有困难的人还给予帮助。
当地缺薪少柴,州政府决定修建小型水电站,他又为此捐资15000余元;玉树历史 悠久,有许多文物流散在民间,他非常注意文物的收集和保护工作,自己也收集 了许多珍贵文物。为了保护这些珍贵文物,宣传教育群众,防止不法之徒做违法 之事,他同州有关部门联合办了文物展览。 作为活佛,仁庆才仁认为,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应该团结一心,***同努力,充分发 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为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奋斗。
隆务寺的尖木措 赵清阳
尖木措是泽库县麦秀地方红科部落人,生于1905年,他排行老二,12岁时入隆务 寺在中右活佛处当了一名扎巴,边修佛边学医,后来当了中右活佛的管家。 他的家族先后有三代人都是隆务寺坎仓活佛的中右(相当于秘书长),三代都是 著名藏医。第三代是中右活佛陈利尖措,而尖木措则是活佛的侄儿,自小就在陈 利尖措身边学藏医,后来他成为家族的第四代藏医。他自幼勤奋好学,酷爱藏医 ,中右府内有许多藏医古典名著,他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立志做一名能治百病 的好藏医,给人们解除病痛。 他研读过包括《四部医典》在内的十多部医书,为弄懂一些特别疑难病症的诊治 ,中年时还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步行去拉萨向著名的藏医且日布朗日求教,循化的 著名藏医九美山卜丹更是他常去求教之处。那时,叔父陈利尖措已是安多藏区有 名的藏医,徒弟达百多人,常顾此失彼,尖木措就协助他处理大量事务。
由于他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医术提高很快,到中年时,他已是隆务寺很有名气 的藏医了。那时他的药房散剂、汤剂、丸药等几十种,各种中草药已达千余。在 采集草药的季节,他带领学徒爬高山、下深涧,攀悬崖、登峭壁,千方百计采集 各种药材,回来后又严格按要求加工制剂。他一生带过100多个徒弟,把自己的经 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他常对人讲,我的医术再高也是一个人,能力是有限 的,培养出100个徒弟就增加了100倍的力量。70年代,他在隆务卫生所时,同仁 县每年都培训赤脚医生,每期培训班他都担任藏医藏药主讲。1983年,黄南州藏 医院成立,他任主治大夫,州卫生局和藏医院每年去各县举办赤脚医生培训班, 都由他主讲。他先后为1800名赤脚医生讲课、传授经验,为发展农村合作医疗、 培养人才做出了贡献。
为了使自己多年积累的藏医经验和藏药知识能系统地得以传授,使事业后继有人 ,他着意培养女婿普毛,一有空就给他讲各种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藏药的识 别和加工方法。他既授技术又传德行,他常对女婿说,作为一个医生,一定要把 治病、解除患者痛苦放在第一位,千万不要太看重钱财,对有困难的病人一定要 给予帮助,少收或不收钱。多年来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几乎每月工资的一半都 替病人支付了药费,平时还想尽办法减轻病人负担。他的心地非常善良,家里人 说起过这样一件事:一年冬天他下班光着脚就回来了,问他鞋呢?他说,今天一 位病人穿的鞋烂得不成样子,两个脚趾都露在外面,冻得真可怜,就把自己的鞋 给他穿了。无论他多忙,只要有义诊,他都积极参加。他说,我们医生的职责就 是给患者治病,他们身体好了,我们多积功德。
尖木措不仅教书带徒弟,还写书。他写的《艾灸穴位要点》、拔火罐穴位知识等 论著实用性很强,可惜在“文革”中散失了。70年代,他和藏医高手九美、物资 、年治海等采集青藏高原藏药标本百余种,和省生物研究所、同仁县隆务诊疗所 ***同编写了《青藏高原药物图鉴》,并于1978年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此书分 两册,一为动物标本图,一为中草药标本图,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欢迎。 尖木措的医术很高,尤其对疑难病症他更是有独到之处。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 对常见病中的头晕、中风、痴呆、胆囊、胆结石、风湿、关节炎、心脏病、肠胃 病、脑包虫等病症治得特别好。他除使用各种药物外,还用艾灸、拔火罐、放血 、按摩、药水泡洗、静坐养心安神治病,他还采取精神疗法,让病人唱歌、听音 乐、讲笑话,开导鼓励他们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尖木措老先生是黄南乃至临近黄南的甘、川甚至西藏等地的广大群众所敬佩的藏 医,人们称赞他心地善良,医德高尚,都说他是桑结曼拉(药师佛)。 1993年9月11日,尖木措老先生过世,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