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听到心醉
#齐帆齐微课
本周樊登在读书会平台讲书,讲了一本名字非常平常的书——《好的教育》,作者是鲍鹏山教授。听着樊登和鲍老师的对谈,契合着自己常常思考的一些观点,竟有些激动,有点醉了的感觉。
我们一般人理解的教育,就是使人具备某种能力,比如考试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能力、领导力等。
鲍教授告诉我们,好的教育一定是 人的教育,是人自身的教育、人的主体性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某些功能性的教育。教育要让人本身变得更完美、更强大,使人的情感变得更丰富,理智变得更健全。
这样一种主体性的、完善的教育,我觉得才是好的教育。
近年来通过读书,越来越认识到,孩子在学校的考试分数没有那么重要。分数仅仅是代表你的答案是否符合老师出的这道题的答案,不代表你的思想和观点。
适当的死记硬背的东西要有,老师也可以量化考核。但如果一味地以非对即错而论断孩子的优与劣,我不认为是好的教育。在这点上,鲍教授说到我的心坎里了。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有305首诗,分风、雅、颂三类编排,还有三个艺术手法——赋、比、兴……
如果老师把这些知识点编成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考试的时候要求学生一定要填对,填对了就过关,填错就没分。用这种方法教学,学生们只知道了《诗经》是什么,为答题而答题,为考试而考试。
孔子整理《诗经》,是要通过教授《诗经》,带给学生那种感受,给人内心以陶冶和享受。
培养出“兴、观、群、怨”的状态,即有情怀;有观察力、有判断力;有责任感、有担当精神;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批判性思维 ,这才是人的主体性。
唤醒一个人,让一个人富有生命力。
孔子认为,能够和他在一起讨论问题,让学生具有观察能力、有自己的思想。
孔子的教育是一种师生间互相激发的、教学相长的教育,孔子会跟他们建立感情,建立认同。
第一个使命,就是传承和发展人类的文化,把人类历史上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这是教育从人类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就具有的本质性的、最原始的使命。这里的“传承文化”不是让你去记住文化的知识,而是通过文化使人文明化。如果我们不传承人类的文化,人类的行为就没法文明化。
人不仅是生理学的产物,还是历史学的产物。我们的思维方式、灵魂里住着古人,住着孔子。如果你问一个人“你要做小人,还是做君子?”他一定会选择做君子,不愿意做小人。这就是因为人的灵魂里住着古人,住着孔子。那么这些价值观是怎么来的?就是一代一代一代的通过教育,把文明已经“化”到人的灵魂和头脑中去了。
第二个使命:就是传承和发展人类的技术,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个人对生存边界的体验,需要各种知识和技术。比如说,学习钢琴,是个技能,不会弹奏,你不会体会到弹奏的感受。
但重点还是在第一使命,你弹奏的钢琴曲所能体现的对音乐的理解,乃至你通过曲子对整个人生的理解。每个人弹奏出来曲子,给人感受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不去读很多书,你对人生理解得不够透彻,对世界没有慈悲,没有爱,你弹得再熟练也没有办法达到一定高度。技能只是展示精神高度的一个手段,如果你没有精神高度,那么你的手段是没有东西可以展示的。
鲍教授认为,在第二个使命层次,就是拓展知识的边界。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记住更多的知识,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学者、专家、科学家,能够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增加新的知识,把新的科学和技术不断地推向进步,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改善人类生活的物理的空间。这些使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化教育就是我们的第一使命,即心灵教育;而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就是第二使命,即手的教育。手的教育能让你更有动手能力,而文化的教育能让你的心灵变得柔软、温暖、慈悲。
教育的两大使命,就是既要传承文化,也要传承技艺。
老师在教育中起到的重要的作用,就是在价值的判断上引领学生。
比如说:有学生问一位老师:“老师,最近发生的俄乌战争,你怎么看?”老师要能对此时此刻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虽说老师的观点未必是对的,但老师的逻辑、价值观、价值的出发点一定是对的。
老师要问自己:我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我的逻辑是什么?我的价值出发点是什么?
一个老师有没有这样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对老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就是要培养学生正当的兴趣——将来能够影响他生命发展的兴趣;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多年来,我们追求升学率的错误教育,使学生都不会独立思考了,因为他不敢独立思考。
老师要求他考100分,如果他想考100分,那么他最想做的不是提出独立见解,而是不犯错。如果允许他犯错,他就敢于独立思考了。
22年度年度写作营第49篇,1935字,累计67092字。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