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一词最早是谁提出的呢
意境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以下三个大的时期:一、先秦至魏晋南北朝为意境的孕育期,二、唐宋时期为意境的提出和形成期;三、明代至近代为意境的深入发展期。中国诗歌的创作,意与境合,早已形成,但意境的正式提出,是在唐代,意境这一名称最早见于王昌龄的《诗格》。其诗有三境说,开启了后代意境类型的先河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 明清两代﹐围绕意与境的关系问题又进行了广泛探讨。明代艺术理论家朱存爵提出了“急境融彻”的主 张﹐清代诗人和文学批评家叶夔认为意与境并重﹐强调“舒写胸臆”与“发挥景物”应该有机结合起来。近代文学家林纾和美学家王国维则强调“意”的重要性。林纾认为“唯能立意﹐六能创建”﹔王国维认为创辞应服从于创意﹐力倡“内美”﹐提出了诗词创作中的以意胜的“有我之境”和以境胜的“无我之境”两种不同的审美规范。
在诗歌中“意境”一词最早见于唐代王昌龄的《诗格》,其中称:“诗有三境”。提出了意境、物境、情境三境说。唐末司空图,提出“思与境偕”;宋代苏轼则是“境与意会”;王世贞是“神与境会”。明代朱承爵在《存余堂诗话》中则进一步明确地使用了这一概念,他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声音之外,乃得真味。
在绘画中“境界”一词最早见于宋代郭熙的《林泉高致》当中的《画意》一篇。“及乎境界已熟,心手已应,方始纵横中度,左右逢原。”
王国维总结了前人成就,结合西方美学的观念建立比较系统的意境说。他在《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已,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他把意境作为衡量诗歌艺术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