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首仅1首被选入小学课本,你绝对背过,乾隆写的诗到底有多差劲?

“远看城墙齿锯锯,近看城墙锯锯齿。若把城墙倒过来,上边不锯下边锯。”看了这首诗,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也会写诗了?这不是谁闹着玩写的段子,而是乾隆写的诗。

众所周知,唐朝是唐诗的鼎盛时期,2873个诗人加起来有4万8千多首,而乾隆一生写了42613首,以一人之力单挑整个唐朝的诗人,以他88岁的高龄来算,平均一天就要作上1-2首。

古代皇帝都有爱写诗的毛病,南唐后主李煜就是一个爱创作不爱江山的皇帝,国家被他治理得一塌糊涂,诗坛却因为有他更加精彩,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能奠定他的诗坛地位。李煜爱写诗,是因为所处境遇有感而发,那乾隆又是为什么爱写诗呢?

乾隆大多是情绪到了诗也就来了,他看见又人在扫雪就写下《扫雪》这首诗,看见有人在吃黄瓜,就写出了《黄瓜》,在《史记》里看完项羽的故事也要写个《读项羽纪 》的读后感……

李白写的诗有1010首,大约有20首被收入到教材,乾隆写了4万多首,有几首被教材采用呢?答案只有一首,而且最后句还不是他写的!

乾隆唯一被教材采用的诗是《飞雪》,这首诗被收入到小学一年级课本,你小时候肯定也背过。某年冬天乾隆带着纪晓岚等臣子出去游玩,恰好看见眼前的雪景,乾隆诗兴大发,诗的前三句张口就来,但突然在最后一句卡住了,大臣们准备鼓掌的手都举起来了,这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办了。纪晓岚见此总不能让领导在下属面前尴尬着,看到前面的芦花荡,就补了最后一句“飞入芦花都不见”。

如此一看,乾隆这唯一一首进入课本的诗还是纪晓岚代笔写的,实际上不止纪晓岚当过乾隆的枪手,清朝内阁学士也帮乾隆写过诗。沈德潜66岁才考上进士,但乾隆还是非常欣赏他的才华,让他去翰林院替自己起草机密文件,皇帝的机密文件本来是由榜眼或者探花来写,沈德潜一个进士就能做这么重要的事足以见得乾隆有多重用他,也为后来的代笔提前铺垫。

沈德潜在翰林院工作期间,乾隆发现他也是个爱写诗的人,就常带着他去玩,看到美景想吟两句诗却又没有灵感,不知道怎么办时沈德潜就会在旁边提醒一下,乾隆还是非常开心的。可是到沈德潜临终前,乾隆心中布满了愁云,他听说沈德潜在整理自己的诗集,想沈德潜会不会把“指点”自己的那些诗算作自己的,等沈德潜一死,乾隆就要沈家人把诗集交上来,皇帝让交沈家人不敢不从,乾隆拿到诗集越看越生气,原来那些“指点”乾隆的诗,沈德潜果然算作是自己的,这岂不是告诉大家乾隆的诗其实是我沈德潜代笔的,把乾隆气得人死了都要拖出来鞭尸。

钱钟书曾评价乾隆的诗令人作呕,你们认为钱钟书的评价过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