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远楼的传颂歌曲

一首《聚远楼》,传颂千百年。东坡送子至德兴,名楼方能传天下。 “山川之宝,唯德乃兴”。 世人知德兴,大都仅知德兴中国铜都世界闻名。殊不知,德兴山水灵异,生态称绝;也少知千年聚远楼的风姿与积淀。登临聚远楼,凭眺古今胜迹,尽览铜都风光,岁月苍桑,峰岩斗秀,奇山异水,尽收眼底。江南有三大名楼,那就是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王勃之《滕王阁序》、崔灏之《 黄鹤楼》、范仲淹之《岳阳楼记》,使三大名楼增色;而聚远楼,因苏东坡一首《聚远楼》诗,一跃为江南第四大名楼。

德兴多山,誉之山城。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人居天堂。全国林业百强县,遂使森林拥抱城市,城市紧贴森林。聚远楼始建于市郊学宫山上,密林掩映,美不胜收;碧瓦丹柱,斗拱重檐;风格独具,气势恢宏。登楼远望,风光无限,楼之雄姿轩昂壮丽,楼之气势恢宏磅礴,山城美景一览无余。今之聚远楼前文化广场,热闹非凡,德兴历史名人雕塑遍布其中。楼上楼下几番感概,碧窗玉墙映日月,高楼巨柱撑天地。

清代《德兴县志》,记录聚远楼之历史:建于宋熙宁二年(1069),为邑内人士余仕隆出资所建,侍郎刘定作记。元末毁于兵乱,明代进行重修,再毁于清末。遥想东坡当年,亦即元丰七年六月(1084),由黄州团练副使移官汝州,过江西湖口,游石钟山,乘舟经饶州顺乐安河东上,送长子苏迈赴德兴任县尉。期间,应同窗德兴县令单锡之邀,游聚远楼。一代文豪恍入梦,绝景佳句信可得:云山烟水苦难亲,野草幽花各自春。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无限青山散不收,云奔浪卷入帘钩。直将眼力为疆界,何啻人间万户候。诗之大气,广传天下。建炎年(1127),高宗深赏此诗,兴致所至,特赐御书“聚远楼”金匾。才子作诗,皇帝赐匾,一时传为佳话。“高皇题御墨,内翰播声诗,聚远楼佳致,名闻天下知。”恩遇之隆,可见一斑。

聚远楼声誉鹊起,苏洵、苏辙慕名而来,黄庭坚、佛印、赵掂、马廷鸾紧追其后,名人雅士纷纷登上聚远楼,并写下诗歌词赋。元初,书画家、文学家赵孟頫游德兴,作诗赞曰:思陵宸翰坡仙句,云汉奎光聚此楼。二妙风流是千古,更夸远景集双眸。由此可见,登聚远楼,看万家灯火,听书声琅琅,别有一番韵味。史载,苏迈任德兴县尉期间,勤政廉洁爱民,深受百姓爱戴。百姓感其恩,在县治尉前建“景苏堂”,颂扬和怀念眉山苏氏父子。

呜呼!一楼兴衰系国运,国昌则名楼兴,国衰则名楼毁。今之国运,繁荣昌盛,名楼得以重修,士人乐得忘返。吾每来德兴,必登斯楼也。观高楼之宏伟,赏大地之娇娆,凭栏遐思,心旷神怡。德昌高速现已开通,德兴自然更加不同凡响:梦幻般景观,诗意般山水,楼外天高云淡,楼前万象更新。生态家园德兴,笑迎四方宾客。这真是:铜都美景甲天下,聚远楼前好风光。

聚远楼

2004,德兴市决定重建该市历史文化名楼——聚远楼,旨在进一步弘扬该市历史文化,加快旅游经济的发展,发掘文化底蕴,全面提升城市品位。 聚远楼原系北宋邑人余仕隆出资所建,位于城东朝阳门学宫山巅(现土地坞山顶),可揽县城形胜。公元1084年,北宋大文豪苏东坡送子苏迈赴德兴时赋《聚远楼》诗:“云山烟水苦难亲,野草幽花各自春。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广传天下。南宋高宗读此诗文,兴之所至,御书“聚远楼”金匾。因“高皇题御墨”,聚远楼一时成为江东名楼,历代文人墨客多有登楼赋诗。元末毁于兵乱;明代重修,又毁于清末。

据悉,该市重建聚远楼将坚持宋代古典楼阁建筑风格,坚持保护生态平衡,高标准、高起点的规划。同步规划与之相适应、配套的文化、娱乐服务、休闲等工程,使之成为集旅游、观光、娱乐、休闲为一体的风景点。该市把重建聚远楼作为一项凝聚民心、集中民智的民心工程来抓,力争在2005年国庆节前完成工程。